朱標嘿嘿一笑,把手中的賬本放到老朱面前的案牘上:“啥事都瞞不過爹您!”
“今年咱們應天府二月份的稅收是去年的二十多倍!”
老朱聞言,大吃一驚!
朱標選出一本賬本遞給老朱,道:“我讓人查過,去年二月,應天府一月的稅收摺合銀子,只有十一萬五千二百多兩。”
老朱點了點頭。
別看一個月稅收都有十一萬兩銀子。
要知道應天府是擁有一百四十多萬人口的京城。
光商業就佔整個大明五成份額。
就這樣,稅收才十一萬。
說到底,大明還是以農稅為主。
“那今年呢?”
朱標翻開另一本冊子,道:“今年二月份的商稅稅收為,二百八十三萬一千七百九十四兩!”
老朱眼睛一瞪,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兩百八十三萬?
好像洪武十年全年的商稅只有一百八十多萬兩吧。
現在光二月份一個月就比以前一年的商稅還多?
那……
今年要收多少的稅銀?
朱標解釋道:“爹,能收這麼多的稅銀是有原因的。”
“首先,應天府截止到現在的人口比去年二月份多了近百萬!大明其他州府許多商賈也來應天府辦廠,開店鋪。昨日還有人再向我稟報,說咱們應天府需要擴城了,城裡快容不下這麼多人了。”
“其次,咱們今年進行的稅制改革,從原本的三十稅一,調整為十稅一,商人相比以前繳納了更多的稅錢。”
“最後,如果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我覺得,後面的十個月,稅收增加不了什麼,基本穩定在三百萬一個月。”
“不過,我要提醒一下,咱們應天府的商稅變多了,大明其他州府是商稅,恐怕要大打折扣了,畢竟很多東西,都是從應天府拉到全國各地進行販賣的。”
“咱們還免了他們車船稅,入城稅等等。”
老朱大手一揮,毫不在意的說道:“應天府一年能收三千多萬的銀子,其他州府少就少吧。”
開玩笑,三千多萬兩,比農稅高了好幾倍!
光靠這些銀子就能養活朝廷跟大明所有官府、軍隊!
有了馬車,還要啥牛車?
看來自己這一步,是真的走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