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啊,明日你安排一些人,看看附近的村子土地。”
回去的路上,朱元璋忽然對朱標吩咐了一句。
朱標不解:“爹,您的意思是……?”
“現在已是三月,下月開始糧食就要種下去了。”老朱掀開馬車簾子看了一眼有些昏暗的天空:“那紅薯四月就要栽種。”
“今日去養豬場,咱才記起黃小子跟咱提過,紅薯藤是餵養家畜的好飼料。”
“既然咱們在城外設立了十二個養殖場,家畜吃的草料消耗就非常大,如果不提前準備,難道還要從其他州府拉過來?”
朱標點了點頭,又聽到老朱說道:“明日你多派些人,把城外探查個遍。”
“首先,從百姓土地中,選出上等田、地,確定好頃數。”
“其次,讓府尹跟百姓談,讓他們種植朝廷提供的水稻、紅薯、玉米、土豆。”
老朱想了想,繼續道:“給百姓簽訂契約,如果朝廷提供的糧種收成,比去年他們糧食收成還要少,朝廷不僅賠償錢財,而且會把糧食差量給補齊。”
“讓百姓打消顧慮,安心耕種朝廷提供的糧種。”
“最後,派去的人,態度溫和點。咱不想看到朝廷好心讓百姓種糧種,結果鬧出人命、民怨的事情。”
“到時候朝廷的聲譽受損,咱的臉上也無光。”
朱標點頭表示知道了。
其實關於百姓鬧事什麼的,朱標不是很擔心。
其他州府的官員做事,朱標不是很清楚,但應天府基層官員,是懂得收斂的。
畢竟是在京城,百姓一鬧事,很快就能傳到自己跟老爹的耳中。
輕則丟官,重則砍頭!
他們又不傻,知道該怎麼做。
“明日,我再去找黃小子,讓他儘量多給咱們提供種子。”老朱嘆氣道:“想靠咱們大明自己培育出優良糧種,都不知道要等到何時。”
研究院農部,是網羅了二十多個種地經驗豐富之人。
但他們沒有系統學習或植物、農業方面的知識,甚至有的人連大字都不識一個。
未來,他們之中可能會有名垂青史的農業方面的專家。
但,現在他們不行,遠遠沒達到老朱預期。
兩人剛回到皇宮,就有宮女迎了上來:“陛下,娘娘讓您去坤寧宮用膳。”
老朱聞言覺得奇怪,好端端的,為什麼妹子會讓人在門口等自己。
老朱忍不住的看向宮女。
只見那宮女神色不自然,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咋的,這皇宮中難道還有咱不應該知道的事情?”
儘管老朱只是自嘲般的,像是在開玩笑。
那宮女立馬就跪了下去,慌張道:“陛下出宮後,藍玉藍將軍,遣人從倭國押送回來的四千倭國女子,已經,已經送到宮中了……”
“倭國女子?”
老朱一臉疑惑。
這倭國女子又是怎麼回事。
倒是一旁的朱標,用審視的目光打量著老朱,附在他耳邊小聲道:“爹,四千個女人,你確定身體吃得消?”
“難怪娘要遣人在皇宮門口堵你,我看你一會兒怎麼給娘交代!”
老朱一巴掌拍在朱標腦袋上:“小兔崽子,你說什麼!你爹我現在正值壯年,身體好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