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四章 大敵當前

警報響起來的時候,英立言嚇了一跳,因為螢幕上同時出現了十多個敵機標示,彷彿空中到處都是敵機。只是,英立言立即冷靜下來,因為他馬上想到,不可能有這麼多敵機,肯定是敵人的電子戰機在搞鬼,即透過電磁干擾影響了華夏的電子戰機,讓電子戰機做出了錯誤判斷。

先不說扶桑空中自衛隊有沒有這麼多的f35a,以及一次能否出動這麼多f35a,只是同時出動十多架f35a,而且密集的分佈在面積不到一萬平方千米的區域內,根本沒有多大意義。很簡單,一個區域內的戰鬥機太多的話,不但對己方的指揮系統是個巨大災難,還無法把戰鬥機的戰鬥力全部發揮出來。

如果能用四架戰鬥機完成任務,那麼為什麼要派十二架戰鬥機呢?<120d。

那麼,敵機到底在哪?

英立言沒有急,反到冷靜了下來。

扶桑的電子戰機再厲害,也無法完全模仿f35a發出的電磁訊號,特別是在f35a為了獲取火控資料,用雷達對攻擊目標進行持續照射的時候,其發出的電磁訊號極為獨特,電子戰機無法模仿。關鍵是,f35a的火控雷達極為先進,也非常昂貴,扶桑空中自衛隊顯然不會為電子戰機配備這種雷達。

跟蹤照射會持續幾秒鐘,而這幾秒鐘足夠讓f35a原形畢露。

與英立言的判斷一樣,幾秒鐘之後,螢幕上的資料重新整理,只剩下了四個敵機標示,就是四架f35a。

只是,這個時候,雷達告警機發出了警報,表明英立言的j11c已被鎖定。

“102,跟上!”

“明白。”

英立言哪敢遲疑,立即呼叫僚機,同時控制戰鬥機轉向。

他沒有啟動雷達,主要是距離太遠,超過一百千米,而且四架敵機在東北方向上,與在超低空隱蔽待命的兩架j11c的距離也在六十千米以上。雖然這個距離已經在p12的攻擊範圍之內,但是兩架j11c首先得把高度提高到五千米以上,再用雷達鎖定目標,然後發射導彈進行攻擊。顯然,至少需要半分鐘,而那四架f35a顯然不會給它們這麼多時間,必然搶先發射導彈。如果英立言在這個時候主動迎戰,最好的結果也只是讓敵機放棄攻擊,縮短跟敵機的距離。但是隻要敵機的飛行員沒有喪失理智,就會轉向,保持距離,充分利用隱身優勢。再說了,如果殺來的不止四架f35a,那麼英立言主動衝上去就等於把自己送到了其他敵機的槍口之下。

顯然,英立言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英立言沒有逃離戰場,只是轉向九十度,也就是做了一個切向規避機動。等到雷達告警機停止嘯叫後,英立言駕駛戰機轉向一百八十度,朝原先所在空域飛去,僚機始終跟在後面大約十千米處。

四架f35a沒有再次用火控雷達鎖定英立言,似乎已經飛走了。

當然,英立言沒有這麼認為。

他開始採用的切向規避機動是應付中程空對空導彈的常規戰術,也很有效。只要扶桑飛行員有那麼一點點基本常識,就會繼續縮短跟j11c的距離,在短到j11c就算進行切向規避機動也無法飛出ai120d的攻擊範圍之後才用雷達鎖定。當然,這個距離很短,最多不超過四十千米。

其實,這就是英立言想要的結果。

在他回到原來的航線上之後,如果f35a在四十千米之內發起攻擊,那麼在超低空隱蔽待命的兩架j11c差不多恰好在f35a的正下方,甚至在側後方。此時,兩架j11c的突然襲擊就足以解決戰鬥。只要扶桑飛行員不是頭上綁著布條的狂徒,在遭到攻擊後就會放過英立言他們。

當然,這個戰術能否奏效,取決於敵機飛行員是否足夠自信。

十多秒鐘之後,英立言駕駛的j11c還沒回到原來的航線上,雷達告警機再次發出刺耳的嘯叫聲。

怎麼這麼快!?

英立言嚇了一跳,因為在他的判斷中,那四架f35a此時應該還在八十千米之外,沒有到發射ai120d的理想時機。

緊接著,英立言就明白為什麼了,因為雷達訊號來自低空。

在低空,還有四架f35a!

“102,規避導彈!”

英立言根本沒有半點遲疑,立即拉起了操縱桿,同時將油門推到底,j11c咆哮著衝向蒼穹。

在他後面,僚機幾乎同時開始全速爬升。

因為在接敵的時候就拋掉了副油箱,加上已經尋落了一個小時,燒掉了一些燃油,所以j11c很快就達到了最大爬升速度。只是,英立言覺得不夠快,因為這個時候能以多快的速度爬升,決定著他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