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九章 折戟沉沙

華夏戰鬥機發起攻擊,四架f22a的飛行員沒再遲疑,立即開啟加力,開始加速。

兩臺f119發動機輸出的澎湃動力,賦予f22a傳奇般的加速能力。在加力全開時,能在一分鐘之內把速度提高到兩馬赫以上。雖然f22a的設計最大速度只有兩馬赫,但是花旗空軍的飛行員曾經飛到二點四馬赫,而且能繼續提高。把最大速度限制在兩馬赫,其實只是為了降低維護保養的成本,即f22a使用的隱身塗料極為嬌貴,高馬赫飛行產生的氣動加熱會破壞隱身塗層,增加維護保養的成本。只是,在戰鬥中,顯然沒有飛行員會為了保護隱身塗層而刻意控制速度。

追上那些華夏戰鬥機,顯然不在話下。

要知道,即便是同系列中效能最好的j11c,最大速度也只有二點三馬赫,而且需要兩分鐘才能從巡航狀態達到最快速度。當然,前提是有足夠的飛行高度。如果在中空,最大速度連兩馬赫都達不到。

在以秒計算的空戰中,兩分鐘實在太漫長了。

以雙方的相對速度,大概四十秒之後,距離就會縮短到四十千米以內。對於正在向西飛行的j11機群,即便在這個時候轉向,也絕對打不過f22a。關鍵是速度,即f22a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在以超過兩馬赫速度飛行的時候發射ai120d兩馬赫的初始速度,把ai120d的最快速度提升到六馬赫以上。如果算上j11機群轉向之後迎頭飛來的速度,那麼ai120d將在二十秒之內命中j11戰鬥機。即便j11同時向f22a戰鬥機發射p12導彈,受相對速度限制,以及f22a的隱身能力制約,p12至少要在三十秒之後才能進入自導攻擊距離。很明顯,j11無法在被擊落之前完成引導工作,也就無法對f22a構成威脅。

顯然,這就是三代機與四代機在空戰中的差距。

四十秒很快就過去,四架f22a再次啟動火控雷達,準備發起第二輪攻擊。

當然,需要幾秒鐘的時間。

也就在這個時候,十二架華夏戰鬥機幾乎同時轉向。

四架f22a的飛行員嚇了一跳,不過立即就恢復了平靜。距離只有四十千米,華夏戰鬥機在被f22a鎖定的時候,雷達告警機肯定發出了警報。只要那些華夏飛行員有那麼一點常識就能想到,已經喪失逃跑的機會。既然逃不掉了,那麼轉向迎戰,或者說跟f22a拼命也是必然選擇。

只不過,沒有必要慌張。

不管是用火控雷達,還是用光電探測裝置,從搜尋開始到鎖定f22a,再把導彈發射出去,大概需要十秒。

很明顯,再浪費十秒鐘,華夏戰鬥機更加沒有勝算。

扶桑飛行員開始有條不紊的為發射導彈做準備,簡單的說就是為導彈通電,同時開啟腹部彈艙的艙門。

只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四名扶桑飛行員目瞪口呆。

就在他們準備按下導彈發射按鈕的時候,雷達螢幕變成了白花花的一片,所有標示都消失了。

故障?

顯然不可能,因為四架f22a不可能同時出故障。

只有一種可能。

沒錯,就是電磁干擾!

四架f22a同時受到電磁干擾,還是全頻段壓制干擾。雖然anagp77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在多個頻率上工作,而且在受到干擾的時候會主動改變工作頻率,但是工作範圍在八吉赫茲到十二吉赫茲之間,並不是不受限制。也就是說,只要在這個範圍之內實施壓制干擾就能讓f22a變成瞎子。

當然,要把理論變成現實並不容易。關鍵就是,頻段太寬了,壓制干擾的難度極大。

採用常規手段肯定做不到,不過一些極端手段就未必做不到。比如,讓一架j16攜帶五具專門研製的干擾吊艙,每個吊艙負責該頻段的五分之一,而且採用大功率電源,使其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足夠的輸出功率,就能夠產生壓制干擾效果,從而讓f22a的雷達無法正常工作。

只不過,持續的時間肯定很短,最多隻有幾分鐘。

所幸的是,在高強度空戰中,幾分鐘足以決定勝敗。

驚慌之中,四架f22a的飛行員幾乎同時切換了主螢幕的顯示資料,也就是利用由預警機提供的資料來鎖定華夏戰鬥機,然後發射ai120d。即便不太理想,但是在如此近的距離上,就算有誤差,也不會對命中率產生多大影響。關鍵就是,只有這樣才能趕在敵機之前發射導彈。

四名飛行員的動作整齊劃一,也只是他們接受的培訓完全一樣。

也就在這個時候,四架f22a的導彈告警機響了起來,而且是尖銳的嘯叫聲,表明導彈已經逼近。

哪裡射來的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