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六章 蠢蠢欲動

會議持續了幾個小時,其實只討論了一個話題,即伏擊第三護衛群的戰鬥是否已經突破現有的衝突範圍,以及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主要就是偵察衛星拍下的照片,被擊沉的六艘驅逐艦,其沉沒地點都在領海線之外,而且可以肯定,這些戰艦在遭到攻擊的時候也在領海外。唯一存在問題的就是沒被擊沉的那艘驅逐艦,即遭到重創的“霧雨”號。雖然用李佑廷的話說,該艦在遭到攻擊的時候肯定在領海外面,並沒越過領海線,但是在規避攻擊,也就是被魚雷擊中的時候,可能已經越過領海線,進入了扶桑領海。李佑廷只說可能,主要是偵察衛星飛過去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而那艘驅逐艦在扶桑領海內,並且朝沖繩諸島方向航行,因此無法做出肯定判斷。

很明顯,問題就在這艘戰艦上。

雖然第三護衛群遭到伏擊的海域在衝突區域之外,離衝突區域數百千米,但是首先打破規矩的是扶桑,即東海艦隊也是在離衝突區域數百千米的地方遭到攻擊,還是扶桑空中自衛隊明目張膽的攻擊。此外,在國防部召開的新聞釋出會上,彭建軍明確提到,華夏會針對扶桑一意孤行的擴大沖突規模採取必要的報復行動,而在衝突區域之外打擊第三護衛群,可以看成是對扶桑襲擊東海艦隊的報復行動。再說了,王學熾已經透過花旗國務卿向扶桑當局提出了停火條件,而扶桑當局始終沒回復等於拒絕停火。哪怕報復來得晚了些,不過在道理上說得過去,不存在擴大沖突範圍的嫌疑。

只是,報復行動顯然不包括打擊在扶桑領海內活動的艦船。

要知道,東海艦隊是在公海上遭到打擊,而在政治上,領海與領土一樣,因此襲擊在領海內活動的戰艦與攻擊對方本土具有相同的性質。從這個角度來看,扶桑有理由指責華夏擴大沖突範圍。

對於在軍事與外交上都處於不利地位的扶桑來說,也必然抓住這個機會發起反擊。

那麼,這會成為扶桑當局的救命稻草嗎?

召開緊急會議的不止是趙耀國,還有宮本三郎。

被秘書從床上叫醒後,宮本三郎才知道第三護衛群遭到伏擊,而且損失慘重。當時,他還沒有立即反應過來,因為他沒有睡醒。猛然醒悟之後,宮本三郎立即讓秘書去安排召開內閣緊急會議。

隨後,他收到了更多的訊息。

“足柄”號、“漣波”號與“涼波”號在被魚雷擊中之後的幾分鐘內就沉沒了,“卷波”號與“大波”號很可能也會沉沒,“金剛”號與“霧雨”號遭到重創,喪失了作戰能力,而且艦隊官兵傷亡慘重。

當時,“金剛”號還沒有沉沒,也沒有沉沒的跡象。

顯然,這絕不是好訊息,而且宮本三郎立即就意識到了此戰的影響,在內閣會議召開前做好了思想準備。

與他預料的一樣,在會議上,小早田秀吉等主戰派態度堅決,提出立即對華夏實施全方位戰略反擊。

當然,也只是提出來。

怎麼反擊?

或者說,拿什麼反擊?

扶桑不是核大國,連有核國家都算不上。就算扶桑有足夠的科技與工業實力,能在一個月內造出核彈頭,而且是可以用導彈投擲的實戰彈頭,扶桑也有現成的運載火箭,改裝成彈道導彈並不麻煩,但是華夏是公認的核大國,擁有現成的核彈頭與彈道導彈,隨時能把扶桑從地球表面抹掉。

顯然,期待一個月之後才能獲得的反擊力量,太不現實了。

更何況,如果扶桑朝擁核方向前進,哪怕只是邁出一小步,也會遭到華夏全面壓制,同時會失去花旗的支援。

用山口友雄的話來說,沒等把核彈頭造出來,扶桑的所有具備研製與生產核彈頭能力的科研機構與企業就會遭到華夏全面打擊。到時候,別說花旗不會出兵救援扶桑,說不定還會幫華夏摧毀扶桑的核能力。

用常規力量進行反擊?

先不說反擊的意義有多大,首先是有沒有這樣的能力。

顯然,海上自衛隊辦不到。雖然還有第一與第二護衛群,但是這兩支護衛群的十多艘戰艦上,能用來打擊地面目標的,也只有那些射程短得可憐的艦炮。顯然,華夏海軍與空軍肯定不會給扶桑戰艦靠近本國領土的機會。至於潛艇,就算能夠用潛射反艦導彈打擊港口裡面的軍艦與基礎設施,也必須離得足夠近,而在華夏海軍與空軍的嚴密封鎖下,常規潛艇顯然無法安全抵達發射導彈的海域,更不可能在發射導彈後安全離開。此外,離華夏本土最近的潛艇也要在數日之後才能抵達。到時候,下達給艇長的命令恐怕就不是發起反擊,而是就地向華夏反潛戰艦繳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