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兩批戰鬥機從遠處飛來的時候,童興武來到了外面的迴廊上。
看著飛近的機群,童興武露出了一絲欣慰,而且非常得意的笑容。各艘戰艦上,所有抬頭仰望的官兵都露出了一樣的笑容。
飛來的,正是兩個中隊的二十四架j20c重型艦載戰鬥機。
j20c,全球首款第四代重型艦載戰鬥機!
這二十四架,也是華夏海軍的全部家當。
關於j20的艦載型,其實早有傳聞。在j20出現之後,就有很多人認為,肯定有一種艦載型。當時,國內外很多軍事專家甚至對j20上艦的價值爆發過爭論。支持者認為,華夏海軍肯定需要一種真正的第四代艦載戰鬥機,而成熟度最高的j20顯然最為理想。因為第四代艦載戰鬥機的首要任務是艦隊防空與奪取制空權,所以j20要比尺寸小得多的中型戰鬥機更合適。反對者的主要理由是j20的尺寸太大了,在航母上太佔地方,必然會影響載機數量,所以不如使用中型戰鬥機,透過提高載機數量彌補戰鬥力上的欠缺。此外,如果沒有合適的發動機,j20在航母上使用必將受到嚴格限制,也就未必能發揮出重型艦載戰鬥機的價值。
這樣的爭論,在海軍內部同樣存在。
衝突前的幾年裡,海軍一直在j20與fc31之間徘徊,而且更加傾向於後者。不是說海軍不喜歡重型艦載戰鬥機,而是j20本來就是空軍投資研製的,因此首先得滿足空軍的需求。不管是擴大j20的生產規模,還是研製j20b都要佔用大量資源,特別是設計人員的工作時間,因此在沒有迫切需要的情況下,生產j20的單位顯然不會把海軍的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上。等到滿足了空軍的需求,也就是j20b實現量產,再來研製海軍型,顯然趕不上兩艘002型航母的建造進度。可見,哪怕海軍願意投資,也未必能夠在002型航母服役之前獲得j20的艦載型。如果重點投資fc31,哪怕其效能無法完全滿足海軍需求,也至少能夠在002型航母服役時實現量產。
在衝突之後,海軍就不再關注fc31,而是大力投資研製j20的艦載型。
很簡單,海軍的第一需求是能夠在制空作戰中跟第四代戰鬥機對抗的艦載機,而東海衝突已經證明,像f35a這類中型戰鬥機並不適合用來執行制空任務,那麼相似的fc31就肯定不行。
能夠滿足海軍需求的只有j20。
因為兩艘002型航母的建造工作大幅度加快,而且空軍已經獲得了足夠的j20a,需要的是j20b,所以在由總參謀部出面協調之後,空軍與海軍達成協議,生產單位優先保證艦載型的研製工作。
當然,在j20b已經存在的情況下,海軍的艦載型就被命名為j20c。
嚴格說來,j20c就是j20a的艦載型,除了根據上艦的需求加強了機身結構與起落架強度之外,j20c就只是在航電上做了一些改進,採用了最新的成果。在至關重要,也一直飽受詬病的動力系統上,j20c依然採用的是j20a的發動機,主要是s15始終沒有達到設計指標。
受發動機限制,j20c其實在基本效能上還不如j20a。要知道,只是加強機身結構就增加了近一噸的重量。在發動機的推力沒有提高的情況下,意味著j20c的最快速度、加速效能、爬升速度等機動效能比j20a降低了一大截。按照s15的研製進度,海軍最快要到五年之後才能獲得完備版的j20c。
只是,沒人敢否認j20c的價值與戰鬥力。
在“新高峰”基地進行的對抗訓練早就證明,即便沒有太強的機動性,一款隱身效能出色的第四代戰鬥機都能輕易虐殺最先進的三代機。在大部分時候,三代機在發現四代機之前就被導彈擊落,根本沒有把機動效能優勢發揮出來的機會。實戰也是如此,即j20a能夠輕而易舉的幹掉f15j,而f15j連還擊的機會都沒有。f22a同樣能在幾十千米之外用中程空對空導彈幹掉j11,大部分時候根本不會進行視距內空戰。
為此,在j20c研製成功之後,海軍立即訂購了二十四架,生產單位也加班加點,不到一年就完成了交付工作。
只是,外界一直認為這些j20c是空軍的j20b,不過是一種簡化版的j20b。
在長達兩年的時間內,西方國家的情報機構一直認為,因為s15的研製進度遠遠達不到預期,所以華夏空軍退而求其次,根據在衝突中總結的經驗,對已有的j20a做了有限改造。簡單的說,這種簡化版的j20b,其實就是沒有裝s15的j20b。因為j20a的數量本來就不多,所以華夏空軍在對已有j20a進行改造的同時,也生產了一批新機,而且這些戰鬥機已經預留了安裝s15的空間與介面,也就能在今後換上s15,成為貨真價實的j20b。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顯然,沒人認為這些是華夏海軍的艦載戰鬥機。
從某種意義上講,j20c確實不像艦載戰鬥機。比如,其主翼無法摺疊,因此在航母上使用極為不便,還會佔用大量寶貴的空間。又比如,其翼載較大,低速效能並不好,在航母上降落的難度非常大。這些問題,既有設計上受到的限制,特別是因為時間不夠而不能做得足夠徹底,也有自身的缺陷,即j20本來就不是按照艦載戰鬥機設計,自然不會考慮在航母上降落時的情況。只不過,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002型航母足夠大,而且艦載航空兵大隊的編制可以調整。至於降落的問題,可以透過加強飛行員的訓練,以及使用一些輔助裝置加以解決。
直到半年前,外界才發現,這些j20是海軍的艦載戰鬥機。
很簡單,“粵”號正式服役之後,第一批j20c就開始進行著艦與彈射訓練,頻繁的出現在航母上,也就無法做到保密,
兩個中隊的二十四架j20c不算多,但是足夠撐起艦隊防空網。
現在,一個艦載航空兵大隊有三個戰術中隊,一個支援中隊與一個直升機中隊,擁有十二架j20c、二十四架j15b、四架jd15b、四架hj20、四架hy20與十六架直升機,總共六十四架艦載機。以002型航母高達八萬多噸的滿載排水量,一個大隊的六十四架艦載機顯然不算多。拿與002型相當的“小鷹”級來說,在執行高強度作戰任務時,其搭載的艦載航空兵聯隊擁有八十多架艦載機,只是固定翼艦載機就超過了七十架,其中包括一箇中隊的重型戰鬥機與一箇中隊的重型攻擊機。雖然三個中隊都配備重型艦載戰鬥機,在002型航母上運作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