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電話,亨克爾朝特魯尼點了點頭,什麼都沒有多說。
訊息已經得到確認,波斯已經單方面終止在核電站專案上跟華夏的合作,正式向伊萬國提出請求,希望由伊萬國幫助其建造一座採用輕水反應堆技術的民用核電站,而且要求伊萬國儘快提交專案計劃書。
特魯尼長出口氣,朝辦公室裡的其他官員掃了一眼。
“雖然我們暫時還沒有收到華夏方面的訊息,但是在波斯拒絕繼續合作之後,華夏不可能單方面推進核電站的建設工作。”克雷格嘆了口氣,又說道,“以目前的情況看,在訊息公佈之後,我們有理由撕毀去年簽署的協議,重啟對波斯的制裁。只是我覺得,現在還不是說戰爭的時候。”
“你認為,理由還不夠充分嗎?”國防部長隆巴德反問了一句。
克雷格有點尷尬,注意到特魯尼的神色,沒有跟國防部長頂嘴。
隆巴德有理由對克雷格發火,因為軍方的壓力全由隆巴德扛著,而克雷格只是總統身邊的顧問,不會直接面對那些憤怒的將領。就算需要,也是出面圓場。簡單的說,隆巴德扛下了所有壓力,而好處全被克雷格拿走了。
最讓隆巴德氣不過的是,在去年的時候,特魯尼已經做出了戰爭決定,只要拒絕華夏當局提出的替代方案,花旗就可以對波斯開戰。也就在這個時候,克雷格拿出一份來自藍德公司的評估報告,認為在趙耀國的統帥下,華夏直接出兵參戰的機率超過百分之八十,而且華夏絕不會在花旗的核訛詐面前退縮,而會跟花旗死扛到底。因為花旗沒辦法一舉摧毀華夏的戰略反擊能力,而且華夏的戰略反擊足以讓花旗徹底喪失現有優勢,所以花旗必然會在最後關頭做出妥協。哪怕花旗已經在戰場上取得了有限的勝利,只要在華夏直接出兵參戰之後妥協,那麼已經取得的勝利必然付諸東流,而且花旗的國際威望,特別是在中東地區的威望會一落千丈。
結果顯而易見,花旗將得不償失。
此外,報告中還明確提到,華夏的下一任國家元首跟趙耀國不同,在對外立場上未必會如此強硬,至少有協商與談判的餘地,因此建議等待幾個月,在趙耀國卸任後再考慮向波斯開戰。
正是拿著這份報告,特魯尼決定接受華夏的替代方案。
有趣的是,幾個月之後,那名撰寫這份評估報告的資深專家在野營中遭到襲擊,死在了棕熊的爪子下。因為存在他殺的嫌疑,所以fbi介入調查,並且在這名資深專家的個人銀行賬戶上發現了一筆在數個月之前,也就是提交評估報告那段時間匯入的鉅款,多達一百五十萬綠幣,而且匯出這筆鉅款的是一家已經被登出了的企業。在隨後的調查中,fbi發現這家企業跟華夏軍情局有關。雖然調查到此中斷,但是所有線索都證明,那名資深專家在為軍情局做事,而且在野營時遭到棕熊襲擊也非常蹊蹺,即遇襲地點離城鎮並不遠,不是棕熊經常出沒的地方。
雖然在特魯尼的授意下,fbi沒有公佈調查結果,但是在花旗軍隊內部,此事掀起了軒然大波。
如果fbi對調查的分析沒有錯,那麼總統做出的決策就受到了華夏情報機構影響。
按理說,此事得由克雷格擔責,因為是克雷格把那份評估報告送到特魯尼手上的。可是在特魯尼的安排下,隆巴德站出來承擔了責任,並且向軍方將領說明,總統當初並不清楚情況,而且協議已經正式生效,反悔也沒用。最重要的是,fbi只找到了線索,沒找到任何具有實際意義的證據。
“總統閣下,這是我們請三家戰略諮詢公司做的最新的評估。”隆巴德也沒有跟克雷格計較,因為不管怎麼說,克雷格都是特魯尼的女婿,還是特魯尼最信任的人。“如果說一年半前,我們擔心華夏元首趙耀國會堅持強硬路線,讓我們下不了臺。那麼現在,這樣的擔心完全不存在了。”
特魯尼沒有多說什麼,拿起那份檔案仔細看了起來。
趙耀國是特魯尼最畏懼的一個對手,也是特魯尼唯一覺得無法戰勝的對手。這種無力的感覺,在衝突後就產生了。做為一個生意人,特魯尼非常清楚,像趙耀國這種人,最好還是少去招惹。不是說特魯尼的膽子不夠大,而是他知道,在必要的時候,趙耀國會賭上手裡的一切,而他卻沒有這種背水一戰的勇氣。
先不說克雷格在一年半前提交的那份評估報告起到的作用,其實在此之前,特魯尼已經產生了退縮的念頭。也就是說,克雷格提交評估報告,只是給了特魯尼一個取消軍事行動的藉口。
當時,特魯尼最擔心的不是能不能打贏跟波斯的戰爭,而是趙耀國會不會在第二屆任期屆滿之後卸任。要知道,在趙耀國卸任之前,很多人都認為他會再幹一屆,至少會保留一個次要身份,比如繼續擔任華夏軍事統帥。真是如此,那麼特魯尼肯定無法在任期內發動對波斯的戰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只是,這樣的事情並沒發生。
去年上半年,趙耀國辭去了國家元首等所有公職,還在幾天後離開了華夏首都,去了南方的一座小城市。當然,那是趙耀國的故鄉。雖然做為卸任國家元首,趙耀國有權在任何地方居住,繼續享受元首待遇,包括配備秘書與警衛員,但是趙耀國沒有留下來,而且再沒過問國家事務。
趙耀國就這麼離開了華夏的權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