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引導著他,又問道:“那如何才能獲得更多的戰馬和將士?”
霍去病這次沒有急著回答,而是思考起來,不過他身邊剛剛伸手拉他的另外一個少年,則是怯生生的說道:“是……是……錢糧!”
少年說出此話,彷彿用盡了他全部的勇氣,當他發現周圍所有人都看著自己,包括那個高高在上的大漢天子時,他只覺的雙腿發軟,眼前發暈,連身子都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
阿嬌驚訝的看著這個說話都會臉紅的少年,居然一言就道出了戰爭的本質,戰爭的根源實際上打得就是國力,就是經濟,就是錢糧!
阿嬌鼓勵的看著他,示意他接著說,望著阿嬌的眼神,少年人終於緩緩的平靜下來,結結巴巴的接著說道:“自……我大漢……立國以來……就……就輕薄徭役,三十稅一,百年未變,至文景二帝之後,更是物阜民豐,倉稟充實……”
隨著少年人的話匣子開啟,他的表述開始順暢起來。
“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文景二帝藏富於民,可謂德化以治百姓,使得百姓安居樂業,家家皆有餘糧,今年自夏汛以來,大河泛濫,多地具有水禍,但是卻未有一處出現易子而食的慘劇,此皆是二帝之德祐,錢糧之豐厚所至。
在此期間,我大漢人口更是增多,小臣在鄭公處借閱時,曾見過鄭公書案上的文書記載,今年長安所轄人口:戶八萬八百,口二十四萬六千二百;長陵邑所轄人口:戶五萬五十七,口十七萬九千四百六十九;茂陵邑所轄人口:戶六萬一千八十七,口二十七萬七千二百七十七;較之立國以來,更是多出數倍不知。
故此,小臣妄議,欲獲得更多戰馬於將士,則必要人口增多,欲人口增多,則需要錢糧供養,故此錢糧才是養民之根基。”
聽完這少年的一番論述,阿嬌忍不住兀自為其鼓起掌來,在這個文化人稀缺的大漢朝,居然還有這樣一個天才少年,已經知道用資料說話了。
不僅僅是阿嬌,劉徹、竇嬰、鄭當時,紛紛驚異的看向那少年,尤其是鄭當時,這少年人是以捐官身份入宮的,在宮中做郎官,確實喜歡流連於大司農官署,平日裡倒是沒有在意此人。
阿嬌高興的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看著阿嬌笑靨如花,少年人受寵若驚,連忙抱拳道“小臣,桑弘羊,河南洛陽人,桑氏子弟。”
“桑弘羊!”阿嬌感覺自己要幸福死了,剛剛遇到一個霍去病,自己正打算將他收到自己長門宮去,沒想到,上天又送給她一個桑弘羊。
桑弘羊是何人?那可是劉徹的理財專家,若沒有桑弘羊掌管大司農,為劉徹的大興刀兵提供源源不斷的錢糧,後來百年的漢匈之戰還真的勝負不定呢!
阿嬌真的想要仰天大笑,這兩個此時還名聲不顯的小家夥,居然就在自己眼前,劉徹啊,劉徹,你負了我,我只是小小的挖了你兩個人,這也算公平吧!阿嬌如是想著……
“洛陽桑氏?可是那個前一陣在長安城靡費萬金,為家中子弟捐官的桑氏?不過是一介賤商之後而已……”人群中有人譏笑的問道。
桑弘羊神色一暗,低下頭,死死的咬著嘴唇,眼中的憤怒和屈辱被他深深的藏在眼底,阿嬌看在眼中,怎麼肯叫他受了委屈。
冷哼一聲,目光如電,順著那人的聲音看過去,此人阿嬌認識,正是當時巫蠱之禍,鼓譟的最為積極的人之一,也是太尉田蚡的門徒。
“住口,憑藉著祖上之功蔭庇的無恥之輩,竊居廟堂,不思忠君報國,反自甘為走狗,奴顏婢膝之徒,你祖上在戰場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氣概,都叫你這等人給丟盡了,如今爾敢在此犬吠?”
說著這話阿嬌似無意般的從田蚡身上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