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孫氏又沒有切切實實的理由反駁潘辰,因為她的身份確實未經新帝重新冊封,而賢妃雖是她的嫡親女兒,可入宮為妃之後,就是皇家的人,別說是她了,相爺見了也是要見禮的,國禮和家禮比較,肯定是國禮在前,所以,潘辰就是算準了這個切入點孫氏沒話說,牙尖嘴利到可惡的境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相較於孫氏和潘筱的憤怒,潘辰倒是神色如常,嘴角帶著笑容,從孫氏旁邊經過,大大方方的坐在了先前孫氏坐的主位之上,潘筱見狀,冷聲說道:
“德妃這是做什麼?在生養你的家人面前,擺的什麼威風?”
潘辰笑答:“誰會在自家親人面前擺威風了?莫不是賢妃有這想法?我說的那些話,不過是好心好意想要提醒提醒大夫人,她這樣的行為,在咱們面前沒什麼,就算咱們位分在高,那也是潘家出去的,就算大夫人真有哪裡做的不好,我們也不會與大夫人一般見識,可是這世上有心人太多了,萬一別人將大夫人的這個錯漏抓著不放,到時候給潘家帶來災禍,那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潘筱驕傲慣了,論吵架可不是潘辰的對手,更別說潘辰用這種陰陽怪氣的語調說話了,一時竟語塞,不知該如何反擊,潘辰見她打愣,又對孫氏那兒追加了一句: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我這也是為了大夫人和潘家好才這麼說的呢。”
潘筱和孫氏:……
兩人氣得簡直要鼻孔裡冒煙了。
潘辰這才滿意,轉過了身子,打算不在繼續談論這個問題,而是指了指仍舊跪在地上的潘瑜和安姨娘,問道:
“五姐姐和安姨娘這是怎麼了?五姐姐今兒大喜的日子,妝都畫好了,怎的還哭起來了?”
安姨娘掖了掖眼角,抬眼看了一眼坐到了潘筱旁邊的次座上去的孫氏,將潘瑜扶了起來,對潘辰說道:“讓德妃娘娘見笑了,是你五姐姐不懂事,吵著要將鳳冠上的珠子換個大的,也是沒見過世面,我這便進去好生勸她。”
孫氏看著安姨娘,見她沒有在潘辰面前胡說八道,臉上的表情才稍微舒緩了一些,對她抬手道:
“你說的對,事情都已經定下了,哪裡可以有隨意更改的道理?你下去好生勸勸她吧。”
潘瑜臉上的表情仍帶著氣,是給安姨娘拉著走到,走了兩步之後,就聽潘辰在後面涼涼的問了一句:
“對了,我記得從前四姐姐身邊有個相當漂亮的丫鬟,叫什麼……雲珠的。不知道她現在哪裡呀?我從前就覺得那丫頭體己,若是有機會的話,還真想把她帶到身邊去呢,養在宮裡,可比那些個什麼花兒啊鳥兒的好看多了。”
潘瑜的腳步一窒,安姨娘見不妙,想要趕緊拉扯著潘瑜走,可潘瑜的腳下像是灌了鉛水,安姨娘拉了兩回都沒拉動,只見潘瑜轉過身來,對著潘辰的方向就跪了下來,對潘辰說道:
“德妃娘娘,看在咱們從前是一家子姐妹的份上,我對娘娘雖無恩,卻也無怨,娘娘若是將雲珠帶入宮裡去,我必一輩子感激娘娘的恩典。”
潘瑜沒忍住,和潘辰對上話了,孫氏從旁邊站了起來,對安姨娘怒道:“還愣著幹什麼?上不得檯面的玩意兒,還不趕緊下去。”
安姨娘嚇得就要來拉潘瑜,可潘瑜似乎是氣急了,想著反正今日是成親,就算自己再怎麼鬧,潘家也不可能再去和吳家取消這場婚禮,她嫁到吳家之後,哪裡還要再看孫氏的臉色,現在當然不會聽從孫氏的吩咐,她那樣哀求,孫氏都不改變主意,潘瑜若不自救,那就等於將這一場她期盼已久的婚姻,提前埋下了一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的炮竹。
說什麼,她也不會讓雲珠跟在她身邊嫁到吳家去的。
對孫氏道:“大夫人可以說我,但是雲珠我一定不會要!她在府裡本就是那種勾三搭四的狐媚子,若是隨我去了吳家,誰知道她會做出什麼事來。既然德妃娘娘要雲珠,那大夫人何不將雲珠給了德妃娘娘,瑜姐兒知道大夫人待我好,嫁人之後,自然也會回來孝敬大夫人的,您又何必在我大喜的日子裡讓我為難傷心呢?”
潘瑜說的真的是良心話,她在潘家對孫氏言聽計從,為的就是嫁個如意郎君,今後能有個好的前程,可現在,終於給她等到了好人家,孫氏卻見不得她好,非要給她房裡塞一個狐媚子似的女人,存心不要她婚後有好日子過,潘瑜年紀輕輕的,怎麼甘心呢。
喜歡帝臺嬌寵請大家收藏:()帝臺嬌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