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回 手榴彈-fire in the hole!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有人說部隊是所大學校,其實我也是這麼覺得,有時候會有一種錯覺,感覺自己是來上學的,一天到晚各種訓練與課程安排的滿滿的,還要時不時的考試。

部隊每週的生活都是固定的,週一至週三進行各種軍事訓練,週四週五進行軍事、政治、法律、思想品德等科目的理論學習。週六、日休息。可能你要問,軍人週末都幹嘛?

其實我們除了外出不方便與沒機會在駐地談戀愛以外,和一些住校的學生差不多。我們週末一般就是去俱樂部裡看看電視,也有卡拉ok可以唱歌,前提是你唱的別太難聽、或者不怕戰友罵街)。喜歡運動的可以打乒乓球,打籃球、打羽毛球,懶點的就在宿舍睡大覺、吃零食,有遊戲機或者電腦的戰友玩玩遊戲。也有文藝範十足的戰友喜歡彈吉他、吹口琴。說實話,我最喜歡週末了!不過這貌似是一句屁話,試問,誰不喜歡週末?呵呵……

週一至週三的軍事訓練我還比較習慣,可週四周五的理論學習,讓早已放下書本的我,頭疼不已!不但要做課堂筆記,有些東西還需要背的滾瓜亂熟。比如一些武器裝備的理論資料、軍隊的條令條例、國防法一類的法律法規、還有一些我們壓根就聽不太懂的政治理論,很多重點內容都得背下來,並且還要時不時的進行考試!你說這武器裝備、法律法規、條令條例什麼的,您讓我揹我理解,可例如某某會議精神一類的,我聽的都感覺雲山霧繞、不明所以,還得讓我背下來應對考試……唉,真心腦袋疼有木有!尤其是對於在學校習慣了交白卷的我,從初中開始就沒寫過這麼多字,導致我現在那字寫的,我自己都不好意思說……

記得有一次,新兵連的指導員檢查我的課堂筆記,當場是無語了!說我可惜了,來步兵團這是浪費人才啊,應該把我送到保密部門!

“劉東,這個字念什麼?團結在以誰為核心?”

“胡xx啊?怎麼了?指導員?”

“哦,我以為古……月呢!這個字念啥?”

“江啊?咋了?”

“嘖…………小劉啊,你說你這字寫的,為啥好多字都是分家的?分家就算了,有的分的還不在一行?你寫這個筆記錯字一堆,尤其是偏旁部首,你看,這個三點水緊貼在前一個字的後邊,完全成了一個自創字!好些字寫的就跟契丹文似的,看著像漢字,可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啊?你這這玩意,除了你自己誰看誰迷糊!考試卷子也是,我得連猜帶想的才能搞明白你說的是什麼!誒呦呦,你看這個字寫的……小劉啊,你來這可惜了,我軍情報部門的暗語應該由你來編寫啊!”

聽到指導員這麼說,我也是一陣不好意思!說實話,在當時的部隊,文化素質差的,學習理論知識吃力的,那是一抓一大把!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我參軍那個時候不像今天,軍人的待遇與前途都不太好,更沒什麼吸引力,很少有特優秀的高中畢業生,甚至是大學生來參軍入伍。那個時候,學習好的,都去讀大學或者大學畢業找工作去了,來參軍的青年,大多數都是些學習不好,根本考不上高中或大學來這找出路:甚至就是像我這種不學無術、調皮搗蛋的家裡管不了,送部隊好好接受教育的!

當年某位領導這樣評價過部隊中一部分人的文化水平:

“你們有些人啊,小學是真的,初中是混的,高中是買的,大學假的……簡直就是我國教育工作失敗的典型代表!”

雖然說得是實話,但他說的方式很紮心,話裡話外透著對軍人的不屑!我參軍前後,正值實行韜光養晦、軍事忍耐政策的時期。當時的軍隊不太受重視,一度出現不搞主業搞副業,不搞練兵備戰,搞生産經營。有些部隊被逼的槍一扔,掄起鐵鍬、十字鎬,挖起國防光纜溝了,一挖就是幾個月!

為什麼作戰部隊去挖?那是真沒軍費啊!當時的國防預算僅僅是今天的七分之一,哪有錢去搞工程招標?哪有錢去使用大型機械?戰士們擼胳膊挽袖子幹吧!在茫茫的戈壁灘上,一群又一群被石頭磨得衣衫襤褸、面板黝黑,甚至暴曬脫皮的戰士,握著滿手的血泡,去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奮鬥著!他們為了祖國無怨無悔,將每一滴汗水,傾灑在他們所熱愛的這一片土地上!

可即使這樣,當時軍人的社會地位仍普遍不高,甚至在某些文人墨客所引導的社會輿論中,對軍人再次出現瞭解放前的一個不太好的評價———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

每當時聽到這句話,我內心是非常抗拒的!什麼叫好男不當兵?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當兵的大都是被高考制度所淘汰的殘次品,基本上沒什麼出息,更不要提對社會做什麼貢獻了,算不上是什麼好男兒。

但我覺得,如果以一個人的學識來評價這個人的社會價值,這難免有失偏頗!軍人的文化程度確實沒有某些階層的精英群體高,這是事實,世界各國也都是如此!即使是西方發達國家,也沒有一國能夠做到全員大學以上文化程度!但這不應該成為某些人鄙夷的理由,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某些人眼中的殘次品,您有著書立傳搞文化的社會環境嗎?

歷史一再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軍力保障,任何文化上的成就都是夢幻泡影!高度文明的宋朝,為何被遊牧民族的蒙古所滅國,就是因為宋朝對軍人的輕視與限制!宋徽宗瘦金體寫的舉世無雙又如何?寧古塔下坐井觀天!秦檜所創宋體字流傳千古又如何?嶽王墓前一跪千年!

視軍人為一介武夫,更甚至認為軍人大多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社會偏見,在我國尤為明顯,或許這是一千多年來重文輕武的一種文化表現。這是愚蠢的,更是可悲的!那些自持略有文采而鄙夷軍人為丘八的腐儒,或許不會想到,也根本不願會去想,軍人可能沒有某些掌握輿論主導權的精英文人有思想、有內涵,但軍人自有軍人報效國家的方式,自古文死諫、武死戰,只是分工不同,絕無高低貴賤之分。

值得我們欣慰與慶幸的是,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與對國防建設的重視,軍人的社會地位再次恢複到它應有的位置,社會上對于軍人的評價已經從曾經那句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戲言,改為好男兒要當兵,好鐵要打釘!當尊重軍人,重視國防成為全民共識時,就是這個民族真正崛起的開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