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章 無為之事

狐遷很確定,自己所寫的才是那句話的“正確”解釋。

雖然《五千言》著作玄奧,微言大義,以至於眾說紛紜,難以給出讓眾人信服的解釋,但絕大多數看過原文的人都會得出和狐遷相同或類似的解釋。

姑且就把這種解釋成為“正確”的解釋吧。

這種解釋肯定不是如同書友評論中的那樣“是作者的創意”,更不是“獨一份”,事實上,在幾年前,但凡有人知道這句話,給出的解釋一定會和狐遷相同。

至於為什麼評論區的諸位全都抱持著與狐遷不同的意見……

不是知道“正確”解釋的人變少了,而是原本不知道這句話的人變多了。

這當然是近些年那些流行作品的功勞。

狐遷須臾之間便在腦海中完成了如上推理。

如果說這種現象還能夠理解,另一件事就實在是讓他無語了。

那條“作者是個抄襲狗……”的評論,狐遷原本想一笑置之,況且也有人幫他解釋了。

可他沒想到這位發言者的情況不是個例。

在評論下方,還有不少“感謝科普”、“原來如此”、“我也不知道”的留言。

這些……大概都是小孩子年幼無知吧。

狐遷其實非常支援古文新解,也非常贊同廣大創作者們對傳統文化的引入與“再創作”。

畢竟厚古薄今之理不可取,網文中對傳統文化的引入是繼承,而“再創作”的過程則是與時俱進,在繼承中發展。

至於繼承與發展的更深層理論,相信每一個經歷過完整義務教育的人都明白。

那些覺得“傳承下來的老東西就一點都不能改”,抱殘守缺的老頑固思想,也是狐遷所鄙夷的物件。

至於還有些所謂磚家說什麼“網文和傳統文學相比都是糟粕,應該完全摒棄”,狐遷就笑了。

這種思想,不是老頑固,而是腦子有問題。

網文市場對傳統文學市場確實有衝擊,但更多的情況下,並不是網文的發展擠壓了傳統文學的生存空間,而是拓展了文學市場。

看似讀網文的人越來越多,傳統文學愛好者的比例越來越少,杞人憂天的傢伙們就大言不慚地說什麼“網路小說教壞下一代”。

這在狐遷看來,簡直不可理喻。

難道沒有了網路小說,那些不看名著的人就都跑去看名著了?難道那些不喜歡傳統文學的人就全變成傳統文學愛好者了?

不,他們會去玩遊戲、看電視劇、打牌,或者乾脆在網上閒逛,按現在的說法叫衝浪,用網路小說以外的東西來消磨自己的時間,就是不會去看書。

那些本來愛看傳統文學的人,網路小說不會讓他變得厭惡傳統文學。

只會讓不愛看書的人愛上看書!

是閱讀者的總量膨脹了,才顯得看傳統文學的人比例變少了,而在數量上,僅僅是網文愛好者的大量增加和傳統文學愛好者的小幅度增加。

都是增加。

當閱讀作為一種娛樂方式時,它和其他娛樂方式相比是具有優越性的。

閱讀可以顯著調動人的想象力並擴充套件思維,比起影視類娛樂方式有許多優點,遑論其他更為純粹的娛樂方式,比如打牌什麼的。

接觸網路小說,可以養成愛上閱讀的習慣,不僅不會擠壓傳統文學的空間,還會對傳統文學的發展有所增益。

因為網路小說愛好者與壓根不喜歡閱讀的人相比,更容易轉化為傳統文學愛好者。

可是那些“不知原著”的言論實在是有點震撼人心……

狐遷沒看過那些書友所提到的《讀者大人給張推薦票吧》《有沒有小可愛全訂呀》,但顯而易見的是,他們的作者肯定比《五千言》的作者生得晚。

要不然的話,就變成了【真·大神寫書】!

然而看來有些小讀者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誤把後來者當做原本。

這麼說來,要不狐遷也順從一下潮流?也玩一玩古文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