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娃賊乎著呢,不是說看緊了就跑不了的。”
“到底也沒聽說過哪個能真跑得了。”
“這跑了的孩子要是真能被咱們碰見,譚大人想必不會吝嗇吧……”
“那肯定的,要是能先找著這孩子,說不定就直接富貴了。”
“要是我能遇上就好了……”
“這好事怎麼就那麼巧,能讓你給碰上?”
“要說這娃兒們也夠可憐的……”
“誰家娃兒又不可憐了,我們大蔡自古的規矩。”
“哎,都是命!”
“命啊……”
路人的交談被周緣直停在耳中,頓時就明白過來原來和“獻童令”有關。
“獻童”的日子近了。
剛才那夥是譚府的人,“獻童”之日將近,孩子卻跑丟了,難怪著急成那樣。
雖然剛到蔡京不久,打聽到的訊息也不算很多,對“獻童令”的知曉程度肯定比不過本地人,可週緣直也知道,違逆“獻童令”的下場十分嚴重。
不管你是富甲一方也好,權傾朝野也罷,敢於試探“獻童令”的家族都沒什麼好下場……
甚至在周緣直這個旁觀者看來,“獻童令”簡直就像是蔡國的根基,是容不得絲毫違逆的天命!
看來跑丟了孩子的譚府有的忙了。
那孩子的模樣被周緣直看過,自然也就記下了。
假如那個畫師真的畫得像的話……
雖然畫工極好,也說不定那畫師的風格本來就不寫真呢!
切莫誤會,周緣直雖然記下了畫中女童的模樣,卻並沒有找尋的打算,就算真讓他撞見了,恐怕也只會當做沒看見。
按照街上旁人所說,要是幫忙找著了這孩子,譚府恐有重賞!
然而這重賞對周緣直來說有何意義?
他連蔡人都不是。
少年只是蔡國的過客,蔡國的一切對他來說,也是他的過客。
他以後還要西入胥坤,北上槐方。
不論在蔡國遇到什麼事,周緣直都懶得去管。
雲鶴真人與他交談時話裡有話,恐怕認為他在這段日子裡一定會做些什麼,所以告訴他“不要有任何顧慮”、“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可是周緣直什麼都不想做。
這次雲鶴真人肯定推算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