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六章 獻童真相

所謂術法,便是具有金性的修行者與天地間自由散落的金性產生相互作用,然後定向改變金性狀態,達成某種宏觀效果。

雖然金性不滅理論已經被現實啪啪打臉,但其中關於術法的描述好像沒什麼錯誤。

金性在自然衰減,但修行者主動控制金性時,金性的狀態就由修行者決定。

那麼只要天地間的所有金性都處於被修行者控制的條件下,自然衰減的過程就無法進行。

問題在於……整個世間都不存在這麼多的修行者。

沒被修行者控制的區域,金性依舊還會不斷衰減,金性衰減得越厲害,誕生新的修行者就越難,修行者的能力就越低。

等到一代修士死絕,下一代的修士肯定更弱,能控制的區域更小,也更難抑制住金性衰減的程序。

從此一代不如一代。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金性衰減的過程是不可逆的。

在很長時間裡,修士們甚至認為金性總量不變。可天地劇變卻表明了金性可以削減,但不知如何增添。

可終究還是不能放棄。

沒有更好的法子,只能依靠修士延緩天地間再無金性的那一日的到來。

蔡國的宗門派別全都合一,所有往日恩怨一筆勾銷,所有修士齊心協力,與天地做對抗。

只是如此還不夠,傳承依舊是個大問題。

這時有常困陣門的傳承剛好流落在蔡國,這一脈最擅長研製新術法、製造法器。

人工效率太低太慢,所以在有常困陣門的幫助下,眾人制造出了特殊的法器,能夠引導普通人踏上修行路。

然而不同人之間,修行速度自然有差異。

修士們對使用過法器的弟子們進行研究,記錄他們各方面資料,總結出最適合修行的體質,制定了“天才”的標準。

既然已經建立起關於天才的模型,那麼只需要確定人與理論標準模型間的契合程度,就能夠判斷出哪些人值得培養。

而總的來說,越早踏上修行路,後面進境越順暢。

所以便有了獻童令。

獻童中被選中的孩子,就是與標準模型契合程度較高的。

但人體的複雜程度遠超眾人想象的極限。

總有一些資料怪異的孩子,而且有些人的天資尚沒有固定,所以每個人都要經歷多次獻童。

每當遭遇這些意外情況,獻童使就會給出“評價”,以待觀察。

從統計上來講,得到了評價的孩子在未來被選中的機率遠高於其他人。

獻童令施行,標準模型逐漸成熟,這種全新的修士培養制度也就愈發完善。

然而這種效率,依舊不足以阻擋天地之間的金性衰退。

其實沒有任何辦法能夠終止這種大勢,沒有完美的辦法,只能不斷地追求更高的效率。

但凡是人,都需要休息,都無法按照絕對的理性行事。

假如拋棄掉這般人性,是否能夠大幅提高抑制金性衰減的效率?

在數百年前的一次獻童中,修士們對幾個孩子進行了一次小規模實驗。

他們用術法改造了那幾個孩子的意識,徹底抹除了他們的感情與情緒。

按照大虞的說法,這就是七魄俱喪,從此再無“喜怒哀懼愛惡欲”。

只剩下一個冰冷的指令——以最高效率抑制天地間的金性衰減。

即便被打散七魄,他們依舊有著完整的邏輯思維能力,除了感情與情緒之外,他們其實並沒有失去太多。

有的人瘋了一般地刻苦修行,然後投身於與天地抗衡的任務中。

有的人僅僅踏上修行路沒走多遠,就主動放棄享用一切資源,然後徹底投身於任務中,透支了自己的一切然後平靜迎來死亡。

還有的人直接放棄修行,去監督完善獻童令的實施。

他們的行為,都是在理性判斷下效率最高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