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模樣的男子就住在破曉區,在這裡,關於前古文化的愛好並不算小眾。
雖然知道女孩不是本地人,但林東沒料到她居然來自破曉區之外。
破曉區顧名思義,是一個名為破曉的“區”級單位,聽起來不大,但有些人可能數十年都不會離開自己所屬的“區”。
雖然如今幾乎不存在交通問題,但去太遠的地方依舊是一件麻煩事——因為不同“區”的“規定”會有差別。
被人工智慧所承認的合法組織,有權根據已有的民主規程增設“規定”,作為“底線”的補充。而“底線”與“規定”的內容,是如今社會最重要的那部分知識。
“底線”普天之下皆相同,“規定”每隔一區便可能會有不同。
如果想離開自己所屬的區,到其他區旅行或做別的什麼,有一件必須要做到的事——透過“司法判定”考試。
奈米智械執行“司法判定”,是這個世界能繁榮穩定的基礎。
“司法判定”滲透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人生的枷鎖,是守衛,是權威,是行為準則,甚至是道德標杆。
“底線”與“規定”組成“司法判定”,“規定”的多樣性決定了“司法判定”的多樣性。而在“司法判定”的具體內容與標準不同的地區,往往民眾的三觀會有很明顯的不同……
區與區之間,不僅存在著天然的隔閡,還有人為的厚壁障。
大多數區之間不支援跨區傳送,想要進行跨區旅行,必須要以傳統方式跨越地理同維座標。
繁瑣的程式,困難的考試,艱苦的傳統交通,不熟悉的人文環境……如果想去另一個區,有數不清的礙障阻止著大部分人的行動。
女孩不過二十個標準年出頭的歲數,算上實際經歷時間,也才三十多年,如此年輕就能跨區旅行,看來背後付出的辛苦一定不少。
要知道,光是一個“司法判定”考試,就不知會難倒多少考生。
“你可真厲害,從小就在準備吧。”林東由衷讚歎道。
“沒有啦,前些年……呃,大概是兩三年前,我才有這個想法,家裡也支援,稍稍努力一下就把準備工作全做好了。”
女孩說得謙虛,可林東卻知道,她口中的這個“稍稍努力”,怕是九成九的年輕人都難以做到的事情。
“我知道的人裡能做到這事的可不多。”
“其實也沒什麼,聽說前古時期的學生們每天都要學習很多東西,現在的人可能只是習慣了懶散吧。”
“前古時期……”林東不禁有些無語,“那都是傳說中的事情了,普通人大概是做不到的。”
女孩有些高興,不知是因為林東說的話意味著她“不普通”還是因為別的什麼。
“你看,我費了這麼大勁還是值得的。起碼在破曉區,有人能和我談得來關於前古時期的事情。”她如是笑道。
“在我們這,知道些前古時期的事可沒什麼稀罕的。”
“畢竟是有修行者的破曉區啊!”
“修行者?”林東疑惑,“難道不是哪裡都有他們麼?”
“不是啦!在其他地方是很難見著的,但來了這裡以後,我都看見過不少修行者了。”
林東微微搖頭:“可別以為他們穿得復古就是修行者,其實有很多都是普通的‘似人’。”
“這樣的嗎?”女孩沒想到這一點,但隨即釋然,“無所謂啦!”
她接著說道:“‘似人’,你們這裡的稱呼也很好,能讓人體會得到尊重,我們那不少人都直接說‘非人’,多難聽啊。”
“其實還是氛圍的問題吧,都這麼叫也就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