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實是,四域之間的絕地中金性衰減現象並不嚴重。
甚至都不怎麼影響周緣直施法。
這隻能說明九劫散人當初還有沒研究透徹的地方,如果能知道四域絕地不受影響的原理,就沒必要大肆進行改造了。
作為曾經四域大國中最繁華的槐方國,金性衰減程度卻最令周緣直詫異。
尤其是槐方國的金性衰減程度,已經與無盡汪洋形成了顯著的對比。
根據典籍記載,槐方國在遭遇天地劇變後,模仿大虞進行“絕地天通”。
既然建立在修行界基礎上的社會沒法存在下去,那就索性放棄掉修行界!
問題在於,當初的槐方修士怎麼能如此痛快地做出決定?
放棄曾經建設起的一切,放棄修行和修行者的地位,放棄建立在修行界之上的所有甚至放棄修行界本身,這樣的決定不是凡人有權力做出的。
雖然槐方的修行界徹底融入凡俗,但修行者與普通人之間的差距依舊客觀存在。
三教九流七十二行中的“奇人”,往往都是同行們羨慕的物件。
而且每行每業中最頂尖的一批人,也往往都是“奇人”。
按人口數量來說,是修行界融入了凡俗。可如果按影響力來說,其實是凡俗融入了修行界!
能夠放棄修行界的,只有修行界本身。
更何況,即便痛快地放棄了修行界,凡俗又怎會不受絲毫打擊?
胥坤國只是槐方的模仿者,所以槐方對修行界的依賴程度肯定更甚於胥坤。
就連胥坤國都因修行界崩潰而使整個社會隨之崩潰,那修行界和凡俗之間結合程度更為誇張的槐方國,怎麼可能單憑“絕地天通”而熬過天地劇變?
且不說金性衰減什麼的,單單絕地天通本身就會讓槐方國原有的社會秩序崩潰。
一個生產生活大幅度依賴於某件事物的國度,一旦這件事物的存在本身受到衝擊,那社會也必然因此而受到衝擊。
更何況天地劇變是從根本上摧毀修行界的大劫,面臨這種劫數,不僅不去盡力抵抗,還主動斷絕兩界聯絡,這與推波助瀾有什麼區別?
別說能奏效,不死得更慘就算好的了!
當年肯定發生了很多事情,但僅憑現在所蒐集到的資料,已然分析不出更多。
可是雲鶴真人帶著少年一路行來,目的就是找到四域大陸的殘存修行者。雖然雲鶴真人沒有明說,但周緣直經歷了這麼多,自然能看得出來。
假如找不到槐方國的修行者,或者說槐方的修行傳承已經斷絕,那這一趟就白來了。
幸好,在二人來到此地的數十日後,他們終於找到了線索。
喜歡時代展覽請大家收藏:()時代展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