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章 官府的困境,出擊的侍衛

採折之術,全稱為採生折割,也被稱為採生之術。採是採取,生是生胚,折割即刀砍斧削。完成全部流程需要將受害者所有的臟器取出來,並斬斷手足十指,剜眼割鼻,取耳割舌,一些書籍記載是一併研磨為粉末,也有書籍記載是焚燒詛咒,總而言之都是殘忍至極。

此惡毒之術其源頭或許與上古巫術遺留有關,又或許是上古殺人祭祀之遺傳。不少話本小說提及此事之時,多是提及有人招鬼作邪,禍害平人。這種泯滅人性的做法,人神共憤,反正明朝對於行採折之術的人一律處於凌遲之刑,和造反一樣的刑罰。協助者一律斬首,即便是毫不知情的家人也一併流放兩千裡,頂格流放。

但是此術發展到元明時期,已經成為了市井奸邪之徒用以牟利的手段,他們將婦女兒童誘騙而來,不會將受害人殺害,但是會以惡毒手段致殘,以騙取同情,賺黑心錢。

是的,不僅僅是孩子,也有婦女。作為社會弱勢群體的她他)們,當社會秩序紊亂的時候遭受的衝擊是最大的。

原始的採生折割,手段繁複,極其容易被發現,在官府的嚴厲打擊下已經消聲滅跡,或許一些邊遠地區還存在,但也微乎其微。取而代之的是這種不完全的採生折割,同時因為有現實可觀的收益,反而不斷壯大,在社會上普遍存在。

是不是覺得我在危言聳聽,其實真相遠比你想象之中的要嚇人。

社會上孤兒確實有,但是除非宗族親族都死絕了,否則在宗族社會下很少流浪在外,無非是生活差一些而已。所以被殘忍致殘的孩子很多都是被拐賣走的,年幼不記事或許只是弄斷手腳,若是記事,說不定還要弄啞。就是僥倖識字又如何,有人盯梢,被發現之後一定是更為悲慘的遭遇。

至於被拐賣的婦女,大多是被賣去深山老林當生育機器,為了防止逃跑,打斷腳關押起來的比比皆是。這難道不是一種另類的採生折割嗎?只是不完全而已,同樣滅絕人性。

這種不完全的採生折割在社會中廣泛存在,惡毒至極,偏偏官府一點辦法都沒有。是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不要想著去求官府,即便是有證據,這等底層毒瘤不下大功夫也無法消除。

被致殘的孩子們,絕大多數連字都不認識,怎麼可能去報官。那些畜生說不定還要說自己當初在路上看見這孩子是個殘廢,好心給他一口飯吃,讓他來乞討怎麼了?將自己包裝成為一個大“善人”。總不能不取證,一律大開殺戒吧。

至於被拐賣的婦女,不要說報官,當地的官吏說不定反而是加害者之一。倒不是說買家給官府多少錢,都窮到買媳婦了,能有多少錢拿來收買官府。而是說這種深山老林,往往一個村甚至周邊很多村都是靠這種手段延續傳承的,買一個媳婦的錢甚至需要攢十幾年。

你敢動手去查,他們就敢造反給你看。不要覺得官府多了不起,對於這種社會現狀他們只能夠預設,甚至一路開綠燈。除非鬧到朝野皆知,有來自於皇太后級別的人物親自過問,否則一點水花都漂不起來。即便是皇太后過問,也只是解決一地一時的矛盾,對於全國普遍性的問題沒有多少改變。

說了很多,只是想要說明這件事看起來容易,能夠得到朝野上下的支援。但是解決起來,難度不小,幾乎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所以,朱見濟的目的不是解決這個問題,而是緩解這個問題,在現有生產條件與技術水平下,你把任何一個人搬過來都是沒有用的,這是時代困境,而不是朱見濟不作為。

如果當真如黃水明所言,這夥奸人形成了組織,遍佈大半個北方地區,那朱見濟就有比較大的信心說動朱祁鈺下手剿滅這夥人,至少將這幫人的氣焰給打壓下去。

不過,當下要務,還是讓手下人儘快將京城的奸人找出來,抓到的越多越好,手上握有明確的證據,而後朱見濟才好上書天子。

回去的路上,朱見濟說起此事,“何林靜,若是當真找到這夥奸人,你覺得以何罪論處為好?”

何林靜不假思索地道:“凌遲,務必要讓這夥人知道國法威嚴,除此以外震懾群小,讓他們不敢動這等邪念。”

“必死之罪,凌遲可也,本宮倒是想要讓馬軍衝撞而過,要他們萬馬踐踏而死!”

何林靜揣摩道:“殿下這是要讓百姓圍觀嗎?”

“是,民有怨氣,找個地方發洩發洩也不錯。”朱見濟不在乎這幫畜生怎麼去死,只在乎他們怎樣死對自己有利。社會矛盾尖銳,百姓怨聲載道,再不進行調節,百姓就要怪罪到皇家身上了,推出去幾個畜生轉移一下矛盾也好。

何林靜沒有繼續詢問下去,回應道:“如此,小人明白了。”

朱見濟微微頷首,專門對何林靜提及此事,是要他造勢,引動朝野輿論,否則不好上書。何林靜也跟了不少年了,這點事情自然會下去辦。

之後,何林靜又道:“調查採生之事,需得動用不少人手,搜查權貴陰私之事只怕是要緩一緩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緩可以,但是不能停,該查的還是要查,一旦採生之事有個了結,就立刻讓孩子們去權貴家門外堵門!此事你盯著緊一點,反正而今收容有不少孤兒,只要讓他們在風月場所外看著就行。”

朱見濟可沒有忘記主要矛盾,哪怕是阻力再多也一定要推行下去。

何林靜見朱見濟心意已決,只得答應道:“小人明白!”

隨後,朱見濟的車馬進入了皇宮內,厚重的大門隆隆關上的瞬間,好像隔絕了一方天地一樣。

與此同時,王義則是帶著黃水明等幾個孩子,來到了進賢街國子監外,同行的還有兩個東宮侍衛,只是為免打草驚蛇,都短衣打扮,樸素至極,和尋常莊稼漢子沒有什麼區別。

日落西山,晚霞遍天,國子監的學生結束了一天的學習生活,自大門魚貫而出,自尋樂子去了。

國子監作為大明的頂級學府,能夠進入其中的身家都不會差,所以國子監外的產業興旺發達至極,一應吃喝玩樂的東西都有。當然了,乞討之人也是不少,其中不乏殘疾的孤兒。當監生們出來之時,能夠走動的一律貼了上去,乞求銀錢,不能走動的也一律高高舉起破碗請求施捨。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