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4章 火器的威力

火器比試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手銃和火炮的使用。

手銃,可以將其理解為手槍,可以發射銅丸及鐵石。不過不管是銅丸還是鐵石,命中率不高不說,射擊範圍也不遠,所以大明朝目前所使用的手銃普遍採用銃箭,在殺傷力及射程方面都有提升。

所以,單純看效果,手銃的比試和人力射箭幾乎沒有多少差異,都是一支支箭失凌空射向了箭靶。除了一聲聲火藥催發的聲音與眾不同外,根本看不出一點差異。

但是,這其中的變化可是無比巨大,戰場之上,即便是再身強體壯的漢子,最多也就是連續射出二三十支箭失而已,多了雙臂痠痛,根本受不了。所以在冷兵器時代中弩的出現才會如此重要,只要手握弩弓,哪怕是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人,只要學會裝填弩箭就比得上訓練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尖銳箭手。歷朝歷代,私藏弩弓和盔甲都是重罪,相反家持弓箭和刀劍政府一般不管,甚至默許,正是因為二者的影響完全不同。

而火器的出現,更是直接改變了戰場的規則,改寫了力量的規則。這個世界上,第一次出現外物之力勝於人力的情況,一個六七歲的孩童,手持火銃都能夠輕易射殺成人,而弩箭再怎麼簡單,總也是需要弓箭蓄力的,六七歲的孩童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弩弓給拉開吧。但是手銃就可以。

歷朝歷代對弩弓的限制尚且如此嚴密,那麼對火銃的限制更加嚴格也就不難想象了。

比試眾人用火銃各自射出十支箭失後便要開始進行下一步的比較,朱見濟卻主動開口攔住了他們,對許源道:“派十個宮中最為頂級的弓手去,朕想要看看火銃一次性究竟能夠射出多少支弓箭來。”

朱見濟不僅喜歡隨便更改比賽規則,還喜歡打斷比賽,只是誰讓朱見濟是天子呢?今日這場比賽就是為討好朱見濟而辦的,自然要一切順著他的心意來。

許源躬身領命,“老奴這就吩咐下去。”

再之後,比賽就已經不再是內營之人與黔國公世子近衛的比試了,而是變成了內營之人與大明頂級弓手之間的較量,同時也是火器與冷兵器之間的較量。

朱見濟敢說,這個時代的絕大部分人對於火器的意義並不清楚,即便是身份地位最高的一批人也是如此。那就透過一場堂堂正正的比試讓你們看看二者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不多時,許源在皇宮守衛內挑選了十人來,皆是眸光犀利,雙臂過膝的人物,哪怕是面對天子,同樣自傲異常,並無卑躬屈膝之意。

朱見濟看著他們頗為滿意,這種人在後世那可是兵王呀!有些傲氣也是自然的,詢問道:“朕想要看看銃箭與尋常弓箭的差異,特讓爾等與內營之人比較,你們可有信心?”

“回稟陛下,以大欺小,非君子所為。小人不願為之。”

“哈哈哈,無妨,”朱見濟聞言大笑,道:“今日比試的內容可不是十箭中幾箭,中靶心的有幾箭這些,而是看哪一方能夠率先把那箭靶給射穿了,射爛了。爾等仍舊有這個必勝的信心嗎?需知對方使用的可是火器,不虞力竭氣短。”

聽到朱見濟這般說,之前仍有些不忿的神箭手神色有異,只是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況且他們自負自身臂力驚人,哪怕是一時間無法射爛箭靶,休息好了多射幾輪也不是難事。

“回稟陛下,小人願意接下此戰。”

“有志氣,若是得勝歸來,朕親自為你們斟酒慶賀。”

朱見濟的許諾無疑是讓他們鬥志更加昂揚,雄赳赳氣昂昂地進入校場之中,瞥了一眼內營之人,心中想著都是一群毛孩子而已,如何比得上自己。

隨著旗官揮舞旗幟,比賽也由此正式開始,校場之上,不斷有火藥迸發的聲音,無數支箭失劃破空氣,發出尖銳的破空聲,最後落在箭靶之上發出一聲聲沉悶的響聲。

如此新穎的比試手段,在場眾人還是第一次遇見,紛紛瞪大了眼睛去看。

朱見濟好整以暇地看著場上的煙雲繚繞,還有餘暇品一口茶。

一分鐘後,朱見濟突然聽得底下有人驚呼,“碎了,碎了!”

還以為有箭靶即將被火器轟碎,結果沒有想到竟然是被人力給射碎的,就在朱見濟訝異失神之際,這箭靶就這樣轟然碎裂開來,散落滿地。尋常人家箭靶用的是草靶,好一些用的是皮靶,但是皇宮內的靶子自然要更加高階一些,外層是青牛皮,內部則是精心編織的藤條。尋常人只怕是連外層的青牛皮都無法射穿,即便是射穿了,也根本無法射穿內部的藤條,想要射爛箭靶,簡直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現在,就有這樣的人物出現在了朱見濟的眼前,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真是妖孽。朱見濟設計這場比試,原本是希望助長火器的威名,結果現在倒好,反倒助長他一人的名聲了。

朱見濟眉頭微皺,詢問許源道:“這人是誰,竟然有這般神力?為何朕以往不曾聽說過?”言語之中,帶著幾分責備之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許源似乎沒有聽出朱見濟的不滿之意,答道:“這是宣武營的校尉林守正,這旬正好輪到宣武營值守皇宮,老奴之前尋人參與比試的時候,其他人都推薦這人,想不到果有非同凡響處,老奴為陛下賀之。”

朱見濟慨嘆一聲,吟誦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呀。”

許源聞言眉眼微皺,這詩是誇獎李廣的射術的,但是眼下用上此詩句,似乎有些意指手下人阻礙賢能,致使金玉蒙塵。只不過終究是猜測,許源也不願這個時候牽涉上此事。

“天子得此良才,之前不是說要親自斟酒嗎?如今莫不是失心魂了,給忘了個一乾二淨不成?”吳太后出面提醒道,當然她這提醒更像是教訓。

朱見濟反應過來,連忙讓人把這林守正傳召上來,親自斟酒獻於此人,道:“三兩小酒,不足為敬,還請壯士滿飲此杯。”

林守正跪伏在地,行大禮之後才起身接過酒水,“有勞陛下厚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