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正文 07.八月桂花(1)

“是我找你,你來不來?我在單位等你,見面再談。”

廖大偉開車來到[781]住地,停好車,看見郝秋巖在辦公樓前的空地上的花壇來回跺著細步,一張茶桌兩臺藤椅擺在花壇旁邊。他向廖大偉迎過去,假惺惺地說,“這麼玩還打擾你,真不好意思。”

“老一套,不用表白。”

郝秋巖‘嘿嘿’地搔著腦袋,請他坐在茶座裡,“我剛才做了一個夢,同莊子聊天去了。”

廖大偉哈哈大笑,“真有你的,只為一個夢就把我搖出來,未免太說不過去了。”

邊沏茶邊講,“正做著夢,霹靂一聲響,還以為打雷。我媽跑到客廳一看是電視機炸了,她這一嚷嚷我才清醒過來,後來就再也睡不著了。打電話,把你搖出來喝茶,聊天,”他給廖大偉倒茶,看著他津津有味的樣子,“品出是什麼茶?”

眼睛眯成一條縫,咂咂嘴,香濃、味醇,感到滿口生津,“洞庭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萬里醉。”

“果然經驗不俗,是個老茶客。”

“品茶能悟出很多內涵,浮沉時才能氤氳出茶葉清香。茶是好茶,我正睡得香,這時候把我找出來,啥滋味都沒了。”

“不好意思。”

“習慣了,你還有不好意思的時候?”

“知道列昂尼德—阿尼斯特拉堅科吧。”

“他是劍走偏鋒的人,是加里寧格勒的科學狂人,在俄羅斯紀念“通古斯大爆炸”95週年之際,藉機向經典的牛頓‘萬有引力’發出挑戰!他指出:充滿整個宇宙的是推斥力,而非萬有引力。”

“他瘋狂顛覆,或許不重要,世界依舊採用‘萬有引力定律’;而重要的是他要撬動現代物理學大廈的行為本身,就是合乎科學精神的。”

“連中學生都知道,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建立現代物理學的一條基石,所以,幾乎所有人都將尼德阿尼斯特拉堅科的推斥力駁斥為異端邪說!”

品味著碧螺春那種舒爽味道,廖大偉:“他的說法給尋找UFO的人一個論述基礎,有理由搞清UFO下落。”

郝秋巖,“我比較側重於這種看法,因為UFO的各種現象表明,這絕不是地球人思維所能理解的。比如,為什麼UFO能夠做到突然出現,然後又突然消失,而且速度極快。能夠曲線前進,又經常在任意一個角度變更飛行軌道,還可以無限制地懸停在天空中。一旦在空中出現,周圍的電子元件都斷路,發出強烈的光芒,比如我經歷的藍色亮光,渾身有觸電感覺,繼而就失去意志力。”

“這的確是個問題,已經困擾多少代人。兩千多年來,中國科學總體不如西方、未形成科學體系,可能因為對探索自然和真理的熱情不足。100多年來中國科學成就有限的原因是環境和物質條件較差。而現在,從事科學研究的條件已經顯著改善、一些單位的硬體超過國外先進水平。”

“可列昂尼德阿尼斯特拉堅科卻不認為有UFO的存在,只存在沒有了解清楚的飛行器。”

廖大偉躺在藤椅裡神情悠悠,“他沒有親眼見到。”

抬頭仰望茫茫夜空,深深思索著,所有的天體還是在原來的座標上,頑固地一動不動。毫無疑問,牛頓也沒有錯,他的萬有引力是完全符合的在太陽系宏觀中,所以萬有引力只適用於宏觀。霍金在時間簡史裡說過,理論物理,就算有一萬個事實於你推演的理論相符,但只要有一個事實不符,你的就是錯的。量子世界如一棵琳琅的聖誕樹,而現實生活中,我們只能採摘、品嚐其中唯一的一顆果子。當我們伸手選擇時,這棵樹就消失了。物理學上稱此為“波函式的坍縮”。可是我們過往的歷史,今天的宇宙,恰好似法國劇作家博馬舍提出的“為什麼是這些東西,而不是其它的呢?”詩人往往比科學家先窺破天機,猜想誰會是上帝的寵兒?大科學家都有點詩人的氣質,愛因斯坦把時間和空間揉成麵糰拋向太空,落回地球這個引力場中時,已化成梵婀嶺上的琴絲。他一眼看到某人的演算“很醜”,就直接說“錯了”。

郝秋巖,“我們學天文的,能理解其間的難度,何止是速度,還有維度,那是抬頭也夠不到的高度。

廖大偉說,“回到列昂尼德阿尼斯特拉堅科的假說,認為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只適用太陽系,牛頓是處在太陽系本身來考慮,也絕沒有把它說成適用整個宇宙。只是牛頓死後,人們將‘萬有引力定律’說成具有普遍意義。牛頓依然是偉大的科學家。”

郝秋巖想了一陣子說,“種種跡象表明,按萬有引力的方法,無法解釋UFO的問題。”

“當樹上的一個蘋果掉下來砸在頭上,難道你不疼嗎?”

“物體之間除了存在眾所周知的萬有引力之外,還存在萬有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