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名
“藍月桂”,新浪部落格,之前百度空間的網名杏花飛絮等。寫科幻小說,靈感來自於1987年夏末UFO目擊。
自小愛好文字,穿梭網路十幾年,學習寫作各類文體。文字水平並非同文憑相對應,寫作品靠的是文字功底和掌握的文學知識想鋪相成的。
2015年開始構思和著手寫這個科幻作品,之前從沒有接觸過科幻類的題材,不知道如何去寫。
看過劉慈欣三體系列,又看了一部分中外的科幻作品,確定下來自己的寫作思路。
學習太極哲學,以及蒐集有關UFO方面的資料。說實話,編輯也好,作者也好,其中這些人的理論水準、文學水準真的不敢恭維。
正宗編輯和網路編輯,對於文字和文學是高中?還是大學?談到文學創作,我看不出來誰的水平有多高?
哈哈,三人行,必有我師。退稿的原因具體是:小說有很多複雜的設定,故事線索有好幾條——一是米棣被UFO帶到天狼星,結識了很多外星夥伴;二是中國的藍光計劃(研究外星文明、追蹤UFO)展開;三是海底人的世界;四是外星力量與地球的衝突爆發,獵戶星挑起海底人與陸地人的矛盾,最後是米棣趕回來拯救了地球。
但可惜的是四條線索沒有並行交織發展,而是按這個順序組成故事,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敘述線,因為場景的割裂導致小說略顯凌亂,建議重新調整故事大綱和敘述策略。
其次,小說其實缺乏一個能推動故事持續穩定前進的角色,例如米棣,被帶走之後直到小說後部分才出現,他也缺席中間的大部分情節,只能算線索人物。
建議可以增加塑造一個或兩個主要角色,使小說凝聚起來,不至於結構鬆散。
最後,小說的敘述可以更簡練一點,很多地方講述、列舉一多就會拖慢了故事節奏。
這是有些編輯的評價。
“小說有很多複雜的設定,故事線索有好幾條。”承認劉慈欣的寫作能力,把一個相當簡單的故事寫成九十萬字的作品,在一些寫作方式上對我有所啟發和借鑑。
我們寫文章,講究的是邏輯,邏輯思維。科幻、科幻,不能沒有科學只有幻覺,更不是玄幻。
我的小說裡包含了星球物理、科學知識、文化知識,靈性知識等。科學需要邏輯、故事需要邏輯等各方面的邏輯,我寫作品的出發點是,不能只靠突發奇想,我們地球人類就開著星際戰艦滿宇宙穿梭,到宇宙裡去爭霸。
地球人類是三維存在體,在這之上還有很多的維度空間?地球人類靠什麼去爭霸?
我們連太陽系都沒有飛出去?這純粹是幻想,可以說是妄想。
“四條線索沒有並行交織發展”,你以為在你們家炕頭到炕梢呢?小說裡寫了三維、四維、五維空間,至於時間光錐,這也是一個問題,牽扯多了,也寫不明白。
我只能用一種笨拙的方法去計算,星際上的距離測量都是用光年測量的,光年啊,同志們,故事的來去,不是坐在你家炕頭閒嗑瓜子!
這裡面牽扯幾個世界,並且相互間又不可能有直接的聯絡,只能按故事的發展有某種銜接。
這類某些編輯所提出來的問題太業餘了,從文學的角度,你可以這樣說;什麼《水滸》,什麼《三國演義》,這是地球上發生的。
我寫的是科幻,不是《西遊記》,也不是《封神榜》。我從空間維度,到宇宙密度闡述的,就得按照這樣的邏輯去寫。
我們地球人類是三維空間存在體,是物質界,完全的映象人生,不要不求甚解。
我不能自己去說理論,寫有悖理論不符的故事情節。
“小說其實缺乏一個能推動故事持續穩定前進的角色,例如米棣,被帶走之後直到小說後部分才出現,他也缺席中間的大部分情節,只能算線索人物。建議可以增加塑造一個或兩個主要角色,使小說凝聚起來,不至於結構鬆散。”《三國演義》都耳熟能詳,這裡面有一個貫穿整個小說的主要人物嗎?
這裡面有多少條主線?而且主要角色又有多少個?你以為這是拉洋片,坐著板凳去臺灣呢?
我這樣寫,是因為《藍光計劃》只是這個系列的第一部,這是個系列小說,哈哈!
某些人,不管你有如何的文學水平,如何讓評價都可以,說之前,你應該好好的學習一下小說裡的科學理論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