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崗外頭的情況很混亂,在莊子裡等待著的人,無不心中焦急,不得進場的祝知夏登上樓閣,向蘇尚打過招呼後也跟著朝山崗中央的大道上觀望。
前幾天她與黑虎寨的人對殺過,那邊的賊兵和頭領,遠比他們這邊強上許多,而蘇尚帶過來的這些人,用在防守上,卻是要比祝家莊的人猛上很多,足足纏鬥半個時辰左右,那些在火光中糾纏在一起的影子沒有見到後撤的跡象。
順著祝知夏的視線過去,鄉間林道上,左右都是樹叢,而中間僅有的盤陀路上屍體在路上堆了又堆落腳之地已然沒有多少。
賊兵們殺過來時,衝鋒的速度壓根不快,在此地帶頭的江大寶見狀帶人往回跑,駐守在道路後頭的崗哨上,有舉著火槍的民兵,在江大寶的命令下朝著他身後不斷射擊。
這種情況下,突然出現的火槍打得他們猝不及防,除了火光能辨別他們開槍的方向以外,僅憑槍聲,難以分辨自己的敵人究竟在哪,到處都是亂的,耳朵裡全是槍火的嗡鳴,喊叫,一顆顆鐵珠飛來打進人群裡避無可避,入肉和疼痛下的哀嚎此起彼伏,接連有人撲倒在地。
江大寶帶著人躲在後頭,等到火槍手齊射一輪後,他立馬又帶領眾人轉頭殺了回去,趁機將這些追殺過來的賊兵亂刀砍死,看似優勢很大的局面,實際拼殺起來也著實非人功夫。
水龍崗這邊的地形和防守方式,經過幾夜戰鬥,探查,幾乎被摸清摸透,有賊兵出現的地方,就必定是要害關鍵之處,一旦破出缺口,造成的後果是祝家莊無法承受的。
彼時的戰鬥優勢,主要靠著精力充沛並且裝備精良的民兵支撐,地形上的優勢已經不算很大,真要說靠著裝備碾壓過去,會有那麼一點體現出來,鋒利的刀刃,數量充足的火槍,造成的有效殺傷要比徐虎和段鶴年那邊的高出一籌。
然而,這兩個人座下的頭領和頭目數量,是遠勝於蘇尚這邊的,投入戰場之後,懂得粗淺武藝拳腳功夫的,對沒有任何根基的民兵有著致命威脅。
等到數量多起來以後,隨著戰事推進,這種優勢就會漸漸展露出來,而這時,壓在尉遲磐,江大寶,吳保等等這些帶頭人肩上的壓力,就越來越多了,真講到悍勇,他們這邊還是遜色很多,哪怕拿過安家銀又抱著必死的決心過來,仍舊不太扛得住。
祝明遠這人,在人堆裡混戰起來以後,學在手裡的江湖招式壓根很難施展,因為他要面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四五個,七八個。
全部殺過來的時候,揮劍的地方就很狹窄了,哪怕把劍刺入對方身體裡,其他賊人都是跟著不要命的舉著大刀逼來,若不是旁邊有教頭護著,祝明遠多半是要掛彩了。
兵鋒如潮,今夜格外漫長,足足絞殺了兩個時辰,徐虎和段鶴年才叫人退走,天空盡頭到此時隱有微微光亮,播散在山崗內,滿地殘殤,錯綜複雜的山道里,看著撤走的賊人,精疲力盡的民兵終於鬆了口氣,有的一屁股坐在地上休息,有的高聲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不是來自勝利的喜悅,而是慶祝自己在第一輪攻勢中活了下來,拿過安家銀,能活一天就都是賺的。
佈置在水龍崗外圍的防禦工事,陷阱,隨著賊兵衝壓已經被毀壞的差不多,只剩入莊的路上還有殘留,今晚能看出,對方是真正的在強攻,不過沒能突破他們設立在外的防線,己方戰力,經過蘇尚短暫訓練,又是各種流氓地痞武館勢力的混合體,倒還算不錯。
“來不及修補路上陷阱了,大夥回來吃點東西,然後好好睡上一覺,明夜還有惡戰”
退兵以後,蘇尚快步下樓,在幾名護衛的擁簇下來到山崗外頭,一條條井然有序的命令傳達出去,後勤在此時開始忙碌了。
江大寶舊傷未有痊癒又添了新傷,整個人像被血池泡過一樣,所有頭領裡,就他武功是最差的。
“蘇大人,明夜在打,我們怕是不好守了”他疼的次牙咧嘴,神色稍有不安,望著山崗外那遍地屍骸,憂心忡忡的說著。
他們今夜之所以能全部抗下,是因為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上陣,沒有傷員,士氣很足,並且靠著磨合了兩日地形才堪堪與對方持平,而明夜賊人們重整旗鼓,在打過來就很難說得準是否還能保持今夜的這番水準。
蘇尚不懂打仗,不過和這些頭領接觸商討過不少,聽過不少建議,江大寶這麼說出來以後,周圍湊過來的都是表示出此等擔憂。
平日裡不怎麼言語的尉遲磐揹著鐵盾走過來,他看了看山崗外遍地的屍首,又看看似乎沒有太好辦法的眾人,提議說“路上的屍體很多,我們不如搬過來堆到路上,堵住他們腳步,這樣等天黑了他們過來時,起碼能阻礙不少時間。”
用屍體當成沙袋堵路,這建議出口,在場的頭領紛紛互相對視,始料未及,按照設想來說,這辦法應該是有用的,只不過利用屍體,大多數人一時間未能接受。
蘇尚思前想後不再糾結立馬拍板,確定道“就這麼辦,現在天還沒亮趕快動手,把弟兄們的屍體找回來,至於那些山賊的就拋到山路上吧。”
命令落下,各方著手動員,沒有戰鬥力的婦孺被安排出去搬運屍體,儘管工作簡單,可面對鮮血橫流與殘肢斷臂,普通人還是很難接受的,算不得輕鬆,加之並非僅有今夜屍首,前些天,被日光暴曬的身體早就發臭腐爛了,腐臭,鐵腥混合,直叫人胃酸翻湧。
哪怕是漢子看了都不忍直視,更別說婦孺。
蘇尚叫人取來布料分發下去,教她們裹住面部,然後親自演示如何般屍,戰場上的屍體是沒時間清掃了,爛成這樣堆積成山,近距離接觸恐有危險。
相公早些年寫一本有關於疾病防範手冊,裡頭有簡要說明,彼時蘇尚不敢怠慢,親在上場和眾人小心翼翼搬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