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安排完海外離岸公司註冊的事情之後,李淳風正要繼續開展自己的研究時,忽然想起看到過一條關於“無人工廠”的新聞。
李淳風迅速找來這篇報道,仔細讀完之後,心中豁然開朗。
自己真是白學了那麼多知識,居然連這種智慧化無人工廠都沒想起來,看來還是過去的自己眼界不夠開闊啊。
想想看,只要自己擁有一座無人工廠,那麼不管是機器人還是無人機,甚至晶片、電腦都能夠製造出來。
就像《終結者》中天網一樣,可以擁有自己的工廠,那麼也就可以製造出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是的,就是一切!憑借自己目前與日俱增的知識和技能,估計在這個世上,很少有什麼是自己造不出來的。
李淳風心中頓時火熱起來。
他開始進行規劃,首先自己需要有一處廠房,這個地方最好偏僻一些,但是基本的交通要有,不然裝置和原材料不方便運輸。
同時,這個地方要能夠連線網路,或者幹脆設定一個衛星接收站。
再次,這個地方要有足夠的電力。
……
隨著清單的開列,李淳風終於看到了自己涉足現實社會的前景。
當然他首先要等黃炳昌把公司和自己的銀行賬戶開好,然後自己可以先期進行賺錢的操作,將資金準備起來。
然後他就可以進行一系列的裝置和原材料採購,租用廠房或者購買廠房等事項。
不過李淳風還是分出幾個執行緒,將多項工作都開始準備起來。這樣,一旦海外離岸公司建立好後,幾項工作就可以同步展開。
隨後,李淳風同步開啟幾個執行緒,有的選擇裝置供應商、原材料供應商,有的進行一些特殊裝置的設計,並將設計圖發給裝置廠商進行定製詢價。
另外,還有的執行緒開始在海都的房屋中介中尋找合適的廠房房源。
以他目前的狀態,幾乎可以說瞬間就找到幾處符合自己要求的廠房資訊。
經過挑選後,李淳風選擇了一處倉庫,這是一個海邊倉庫。
它原本是業主為濱海工業園區做的配套設施,只是工業園區發展的不盡如人意,導致沒什麼倉儲業務。
業主如今要移民國外,所以著急出售,如果實在無法出售,出租也可以接受。
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快!
這個要求好像就是為李淳風定的,因為李淳風也是要快!
倉庫面積很大,足足近3萬平米,而且都是高大的鋼梁結構,改成無人工廠也很容易。
而且,還有未開發的差不多50畝地,另外居然還有一個簡易的碼頭。整體大概是一百畝地的樣子,周邊很是荒涼。
關鍵是,因為濱海工業園區在建設初期就貫徹國家的工業“兩化融合”,所以業主當時也把倉庫這裡的“兩化融合”基礎做到位了。
哦,“兩化融合”就是工業化和資訊化的融合,這基礎當然是光纖聯網。
有了這個,才有李淳風的用武之地啊。
僅僅過了兩天,黃炳昌在電腦上就給自己留言,說公司的銀行賬號和私人的銀行賬號都已經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