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馬超號”戰艦的加速,很快就鑽進了這個虛無的空間門中,消失不見了。
沒過多久,“戰神號”指揮中心,已經接到了“馬超號”戰艦傳回的影像情況和李廣的報告。
“總部,這裡是‘馬超號’,我艦已成功穿越空間門,經過戰艦定位系統的探測,這裡距離無名星系40光年,是在一處宇宙虛空之中,最近的恆星系有12光年,該星系距離無名星系49光年。”
“元首,新戰艦的空間傳送試驗成功了!”莊雲振奮地對李淳風說道。
李淳風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這艘組合型戰艦,僅僅中間的圓柱形部分的直徑,就在80公裡,如果加上那個圓環狀戰艦,整體直徑就達到了110公裡。
如此巨大的戰艦,堪比一顆小行星了,基本上達到吞金獸小行星戰星的級別。
在從戰艦設計大賽中發現了戰艦設計天才韋星海後,李淳風就將其召到了新組建的戰艦設計中心。
李淳風建立這個中心,就是要充分發揮人類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幫助自己設計最強悍的戰艦。
或許是最開始時李淳風就是基於飛碟形狀建造太空戰艦的,對這種形狀的各種飛行姿態的控制可謂最熟悉。
不過從吞金獸那裡得到空間護罩技術後,因為理論上一時間無法完全破解掌握,因此只能採用仿製的方式,製造出相應的空間護罩發生器裝置。
經過各種測試後,發現吞金獸的空間護罩發生器在越大的戰艦上,生成的護罩保護範圍越大,同時護罩穩定性也最好。
原有的名將級和帝王級戰艦,在安裝空間護罩發生器後,生成護罩極不穩定,或許可能是這樣大小的戰艦上,其能源供應不足的原因。
為此,新一代戰艦只要擁有空間護罩,其最小都要比原有的“風神級”大一點點,達到直徑20公裡。
不過,以目前風神帝國的造艦技術,直接建造更大的戰艦的可能性不大,為此李淳風提出了組合戰艦的概念。
韋星海最先拿出自己的設計作品,他設計出一些特型模組,可以將多艘原有的戰艦,組合拼裝成為新戰艦的主體,這是一個類圓柱體,又設計出專有的能源引擎模組。
這個設計中最吸引李淳風的是,組成戰艦主體圓柱形狀部分的戰艦,都是已有的名將級或帝王級,乃至風神級,韋星海對這些戰艦進行了一些改造,再用特型模組,將它們連線組成為一個整體。
其中大量運用到了金屬奈米技術,使得很多連線處顯得天衣無縫。
整艘戰艦中最難打造的,反而是那個巨大的圓環狀飛船,這個圓環是巨型戰艦用於超光速航行的力場環。
韋星海靈光閃動,將其單獨打造成為一個圓環狀飛船,自帶強大能源,同時在內環部分設計成環狀加速通道,增加出一門超遠射程的粒子束主炮。
由於可以直接使用原有的戰艦進行改造加入,這樣的組合型戰艦,生産週期大大縮短。
僅僅花了一個月時間,就完成圓環狀飛船的製造,在此期間,改造了一批原有的名將級戰艦和帝王級戰艦,同時新制造了一些連線飛船。
今天,這個最大標準的組合戰艦就出現在了眼前,鑒於組合出的戰艦十分巨大,且圓環與圓柱體之間有著巨大空隙。
李淳風索性提出了額外要求,要在這艘戰艦上搭載空間傳送裝置。
為此,韋星海修改了主體中的一些連線模組,在其上將空間傳送裝置的部件一起佈置完成。
同時,將連線圓環和圓柱體的連線模組進行了新的修改,配合空間傳送裝置的形狀,在完成組合後,就是一個巨大的六角星。
這個空間傳送裝置,將可以在戰艦前方100公裡處,開啟出一個巨大的空間門。
因此,事實上今天在進行兩項實驗,一項是組合戰艦實驗,目前進行了第一部分,效果很好。
另一項就是這個空間門實驗,目前也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