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樂回首看了一眼身後,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一群忠勇之士正在以性命為代價,拼死力戰拖住這些亂軍的腳步。
就算是為了對得起這些人的犧牲,也得把楊家二孃帶出險地。
想到二孃他不由又一聲嘆息,這個美貌且柔弱的女子,本不該生在此等亂世。
就算此番可以逃脫昇天,今後的日子也未必就會好過。
但不管如何,只要有自己一日,就由她一朝,誰若想為難或是覬覦,就得先和自己的大槊說話!戰馬奔騰,數匹快馬奮蹄急行。
步離雖然上了徐樂的馬,但是她自己的腳力並沒有由著落荒。
非但如此,徐樂還奪了幾匹敵人的戰馬為自己所控制,幾人保持著一人雙馬的規模,向著碼頭方向衝去。
突厥的精銳騎兵為了保證自己的腳力不掉膘不至於損害負載太重,往往一人雙馬乃至三馬。
內地的騎兵沒有那麼多馬,但也會努力做到一馬一騾的配置,儘可能保護馬力。
這些腳力在日常行軍中,也會隨軍行動,且所有的腳力牲畜都由騎兵親自負責。
是以優秀的騎兵都練就一身出色的馬上功夫,多帶幾匹馬並不受影響。
徐樂一邊控馬前行一邊回想著楊廣與自己告別時的言語:“朕自登基以來,擊突厥、徵高麗、開運河、抑世家,所作所為或流芳百世或遺臭萬載,總勝過默默無聞庸碌一生,此生總不算虛度!只可惜老天無眼,不肯多給朕一些時光。
若是天下人皆肯依從朕的旨意,讓朕可以施展拳腳,這天下又該是怎樣光景?
朕一生快意,縱死亦無悔無恨,粉身碎骨又有何妨?
朕活在世上,天下人便將諸般苦難歸咎於朕。
等過了今晚,他們又會歸咎於誰?
又有誰有這個本事,戰勝四方梟雄,讓天下重歸一統由亂及治?
徐樂,你替朕看著,看著這天下落入誰手中,他又能否做得比朕出色!”
昏君這番言語,基本可以看作人生遺言。
除去那些自誇或是抱怨的言語不算,有一句話說得沒錯,這個天下終歸需要由亂入治。
當年五胡亂華天下亂離的末世景象絕不能重演,漢家豪傑為了天下互相攻殺讓胡人白揀便宜的事也不能再來一次。
楊廣今晚註定無法倖免,這位名義上的天子雖然已經不能服眾,但是他的存在還是能壓服一些梟雄讓他們不敢胡作非為,也讓大批能臣勇將效力於同一面旗幟之下。
宇文化及又或者是城中其他關隴貴族,都不具備這等號召力以及才幹。
在他們篡位之後,這個天下只會越發混亂,江南之地勢必淪為各路豪強爭奪的目標,很快就會如同北地一樣被若干勢力瓜分。
這種情況拖得越久,百姓吃得苦頭就越多,於華夏元氣消耗的也越嚴重。
天下必須迅速一統,不讓胡人生出覬覦之心。
不管楊廣對李淵看法如何,也不管李淵在自己父母遇害一事中到底有多少責任,放眼望去天下諸侯中有天子格局,有希望也有能力重整乾坤的就只有李淵、李世民父子。
不管是為了報答李世民對自己的恩義,還是為了天下蒼生,都必須輔佐李淵終結亂世。
至於自己的家仇以及當日真相為何,也只有等天下平定之後再行訪查清楚,倘若李淵真是害死自己父親的仇人,到時候天下已定四海昇平,自己再奮長槊短兵向李淵討回血債也不算不識大局。
被當年舊事攪亂的心潮終於逐漸恢復平靜,徐樂長出了一口氣,今後該朝著哪個方向走又該如何走法,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心總算安穩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