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他的提議,張嶸有些意動。
這件《空間概念》純粹是他為了打列奧那多的臉,特意弄出來的。
雖然它就藝術層面而言的價值很高,但一旦脫離藝術層面來講,它和廢品也沒什麼區別。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的西方人都對華國文化沒有任何瞭解。
而將來張嶸想要推動作品出海,打入海外市場的話,面對這樣一種局面,他必然會舉步維艱。
所以,他必須找到一種有效的方法開啟局面。
文化的影響和傳播無非兩種,一種從上到下,一種從下到上。
所謂從上到下,就是透過科技,軍事,金融,國際影響力來塑造一個強大的文化印象,一些高大上的普世價值,來形成吸引力,讓其他文明產生嚮往。
而從下到上,則是底層人民的自行傳播,自發交流,來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
人民最喜聞樂見的,永遠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政治,科技等等高大上的話題。而是輕鬆娛樂,搞笑惡俗等貼近本能的生活需求。
所以,電影,歌曲等文化娛樂產品,就成了宣傳的利器。
它們可以以一種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塑造,美化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
張嶸的上一世中,美國就很好的利用了這兩種方法。
而它們的確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功塑造出了一個貌似無比強大,甚至快要無敵,只能去和外星人掰手腕的程度。
這也吸引了無數優秀的人才融入了它,幫它達到那個無敵的目標。
張嶸一直在提佈局海外,而且也正在這樣做,他的目標,也是要利用這兩種方式,來宣傳推廣華國文化,為文化強國添一把力。
當然,這也並不是單純的為國奉獻什麼的,這背後的利益也大得驚人。
他要搶奪的是好來屋盤子裡的肉,而那是一個數以萬億計的龐大市場,哪怕他只搶到一半,也足夠他立足巔峰了。
然而,想要達到這個目標,並非易事。
而打造一張足夠份量的名片,塑造一個足夠有影響力的國際巨星,無疑是最有效的方法。
他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國際影響力,所以就算讓作品全球發行,他也沒有那個市場號召力,票房只有撲街的份。
所以,國際影響力就是他目前最需要提高的一個短板。
而這次拍賣,無疑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藝術時尚圈在西方文化圈中,無疑是絕對的高階圈子,屬於連王公貴族,富豪政客都需要巴結的圈子。
有錢在上流社會中,啥也不是,因為大家都有錢,單純的有錢,充其量就是個暴發戶。
到了那個層次,比的就是文化沉澱,比的就是修養內涵了。
而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趕上來的,需要經年累月甚至是幾代人的積累。
上流社會里,那些所謂的上等人並不怕被人笑話沒錢,他們最怕的是被人笑沒文化。
所以很多白手起家的富豪,哪怕資產能夠輕鬆超過很多上流圈子的人,但卻始終沒法融入他們。
那是一種文化屬性的不同。
就像是劉強東比王石有錢,但他卻沒法進入王石那個圈子,因為他比較“土”。
想要融入圈子,就要和圈內人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事,有一樣的愛好,甚至有一樣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