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三章 對影子哥的分析

和音樂平臺從業者的鬱悶不同,影子哥新歌的出現,對於網友而言更像是一場娛樂盛會。

隨著清晨流量高峰期的到來,影片的熱播將影子哥再次推入了鬥音熱榜,並且向著榜首迅速進發,熱度上升速度快得驚人。

鬥音平臺日活使用者足有四億之多,在平臺上創業的短影片從業者也數不勝數,開闢了美妝、體育、健康、創意、寵物、穿搭、劇情、美食、明星、音樂、舞蹈、俊男美女等各個領域專區。

在每個領域裡,能夠達到頭部的播主,年收入最低都是百萬起的。

這也吸引了無數年輕的創業者投入其中,想方設法拍攝出精彩有趣的短影片,來吸引粉絲,積累個人ip品牌價值。

但時至今日,經過數年的發展,無數從業者的努力,各個領域的圈子基本上已經形成了,頭部播主佔領了流量高地,新人再想出頭,無疑是難上加難,更不用說冒到頭部了。

而這個爆火的影子哥,無疑是近期唯一一個打破流量壁壘,直接衝上流量高峰的新秀了。

早在他第一首歌爆火的時候,很多播主就已經注意到了他,還試著分析他的爆火因素,並且斷定他會和之前的一些意外爆火的新人一樣,成為曇花一現的過往。

卜向華就是其中一個。

他是知識資訊領域的創業者,從事的是創業案例講述分析的方向,前後做過四五個號,也不算新人了,可一直沒火起來。

他加了個鬥音創業者聊天群,沒事就和群裡一些同行吹牛打屁。

他們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什麼影片矩陣,熱榜同款,黃金五秒,懸念翻轉之類的,每次有爆款影片出現,他們總能分析得頭頭是道。

對於影子哥的影片,他們也在群裡討論過。

他們一致認為,影子哥只是個意外,無法作為一個成功案例進行模仿。

影子哥之所以會紅,一方面是因為歌曲的質量本身,另一方面,也和他選擇釋出的時間點有很大的關係。

他那首“像我這樣的人”,說白了就是寫給打工人的心靈雞湯罷了。

他選擇深夜釋出,剛好是在深夜流量中峰期,在那個時間段上線的,基本上都是在深夜勞作的打工人,那首歌剛好戳中他們的軟肋,所以才引起了這麼大的共鳴。

在群裡同樣有音樂領域的創業者,他們也同樣認為,影子哥的爆款是個特例,很大可能會後繼乏力。

因為他們也在音樂區混,知道想要在音樂區出頭有多困難。

鬥音的音樂區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之一,而且和明星、娛樂等區域重疊度相當高。

音樂區的頭部,基本上都是已經成名的歌手,他們自帶流量,自帶粉絲,不用怎麼經營,就能唰唰漲粉,影片播放量、點贊轉發也說來就來。

創業者和他們比起來,難度和競爭壓力自然不能同日而語。

影子哥能出頭,多半靠的是他那首歌,一旦網友聽厭了,熱度自然也就下去了。

網路就是如此,娛樂風潮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像這樣的新人幾乎每天都會出現,隔幾天就會出現一個爆火的網紅。

但短則幾天,長則幾個月,這股風潮終將會過去,豬也會掉下來。

除非影子哥能源源不斷的拿出和那首歌同等質量的新歌,維持新鮮感,才能一直保持熱度。

否則,就憑他藏頭露尾的風格,就註定很難爆火起來。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打臉來得如此之快。

幾天之後,影子哥就攜著一首新歌,直接衝上了熱榜,甚至一度登頂。

後來那個叫張嶸的小鮮肉出現,才把他從榜首拽下來。

第二條影片的爆火不僅在平臺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也在群裡引發了一番熱議。

再次爆火的影片證明了影子哥的躥紅並不僅僅是偶然事件,反而很有可能會再次發生。

這引起了群裡很多播主極大的興趣,他們開始興致勃勃的對影子哥展開了分析。

原本被他們詬病的藏頭露尾式影片內容,也變成了飢餓營銷的典範。

還有人找到了兩條影片釋出的時間段下,平臺使用者群的比例,做了柱狀圖對比。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