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如意街上一家小飯館,門簾亮堂,幹淨整潔。飯館的大門拉手旁邊貼著一個由三角形和半個方圓形組成的簡單圖案,看上去既像一座小屋,又像是一個盛得滿溢的飯碗,所有的線條構成了一個隸書的“食”字。這個官方標誌表示它申請了政府補貼,參與了“社群食堂”發展計劃,殘障人士及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可以使用政府發放的優待卡訂餐或堂食,享受折扣優惠。
賀宇走在最前面,掀起門簾:“進來吧。”
危從安一抬頭,看見小飯館的名字叫做“吃點好的”。
宣傳語是“吃點好的,不要貴的”。
未來岳父這……有點狡猾啊。
“吃點好的”老闆是湖北人,在如意街搞餐飲已經有十多年,飯館一日三餐小食點心,粥粉面飯,套餐小炒一應俱全,做的是豐儉由人的街坊生意。平時客人很多,現在過了飯點,保溫餐臺已經空了,只有老闆和員工在吃飯。見有客人進來,坐在“和諧家園用愛凝聚”宣傳語下面的老闆立刻放下碗筷打了個招呼:“來啦。吃什麼,我馬上炒。”
賀宇對老闆道:“我看一看今天的蝦怎麼樣。”
餐單上每道菜後面都有兩個價格,一個是正常售價,一個是優待價。與越來越多的飯館使用掃碼付款不同的是,參與“社群食堂”計劃的飯館必須保留傳統點餐服務模式以及為殘障人士提供無障礙就餐環境。故以老闆就站在他們旁邊準備寫單。
“叔叔阿姨有沒有什麼忌口?”
“沒有。你有沒有?”
“沒有。我什麼都吃。”
“怪不得長這麼高。”
賀美娜道:“我去火焰山買鬼口水。”
胡蘋道:“祖宗,你要怎樣?吃飯前吃冰沙,到時候胃又要不舒服。來個番茄炒蛋吧。酸甜開胃。”
老闆道:“今天的豌豆,萵苣還有蘆筍都非常新鮮。”
賀宇已經挑好了蝦,過來道:“老闆看著上菜吧。”
“好嘞!”
白灼蝦,蘆筍牛柳,番茄炒蛋,清炒豌豆,涼拌萵苣絲,五道家常菜很快擺了上來。果然如老闆所說,豌豆鮮甜,萵苣清香,蘆筍脆嫩。
賀美娜偷偷對危從安咬耳朵:“沒想到吧,這是我們如意街的中式oakase。”
賀家人吃飯並沒有互相謙讓佈菜的規矩,一手端碗,一手拿筷,想吃菜自己夾,想吃蝦自己剝,間或聊兩句旅遊見聞,氣氛祥和。
危從安平時見賀美娜都是吃蝦仁,猜測她不愛剝蝦,於是剝了幾個放她碗裡。
賀美娜道:“謝謝。不過我們家都是自己吃自己剝。”
入鄉隨俗,危從安拿一次性手套給她。賀美娜道:“不用。”
她夾了一個蝦,整個蝦身放進嘴裡,也不見怎麼咀嚼,只是面不改色地抿了幾下,筷子一扯,蝦頭連著整條蝦殼還有尾巴就出來了。
危從安大為震撼。
胡蘋道:“你用手剝行不行。每次看你這樣吃蝦我難受。”
賀美娜道:“不想用手。就算戴了手套手上也會有味道的。”
她又夾了一個蝦,輕輕咬去蝦頭蝦尾,整個蝦身放進嘴裡,抿了幾抿,整條蝦殼被舌頭抵了出來。
“你評評理。我媽說我這樣吃蝦很惡心。所以我平時只吃蝦仁。”
危從安不知道說什麼才好。他直覺回答得稍有差池只怕要萬箭穿心:“……都行。方便就行。”
“你要不要試試?很方便。”
危從安硬著頭皮道:“這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練成的功夫。快吃吧。”
“你能用舌頭解釦子就一定可以的。我還做不到呢。”
啪!
一直沒說話的賀宇突然把筷子重重拍在桌上。
不過半秒,他重新拿起筷子。
“筷子上有塊蝦殼。我把它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