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章 第十九章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1章 第十九章

“師弟!”

木門被從裡面拉開,許期穿著一身中衣,看向門外神采奕奕的觀珩,他一隻手拎著劍,另一隻手提著……幾包從山下來的點心。

“師兄。”許期被明亮的光線刺得眯了眯眼睛,“你起得真早。”

觀珩把拎著的劍別在腰間,聞言頗覺心虛地笑了兩聲:“那個,哈哈,師弟,練劍嘛,自然是要三更燈火五更雞,刻苦,刻苦。”

許期平靜的眼神似乎能把他看透,觀珩連忙轉移話題:“對了師弟,我師父給你準備了劍,一會兒咱們早點走,去陟遐閣取。”

外門弟子聽學自辰時起,講授基本道法劍式一直到午時,觀珩看了眼課表後咂舌:“多久沒這麼聽過課了——師弟,你自己努力吧。”

“不過嘛,你挺挺就過去了,”他又安慰似地說道,“一會兒下課師兄來接你,中午和其他師兄師姐們一起吃飯,認識一下。”

許期手裡懷抱著新拿的劍,點了點頭。

觀珩心裡還惦記著一會兒早課軫宿長老要考的劍法,便也沒和他再說什麼,擺擺手離開了。

外門弟子的課是由一位約莫四五十歲的先生所講,講的正是從前許期自己學字的時候撿到拿來認的《道德經》。

老先生抬手一揮,四周有萬千卷軸垂落,狼毫筆尖潤了墨,提筆寫下數行字。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先生寫完了字,闔眼片刻後,才慢悠悠開口:“凡人修道者,只講究修煉內境與外境重合的神通、只求延年益壽的方法,是因為其還在生死、境界上不斷打轉,這樣一來,卻離真正的大道遠了。”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何為‘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人窮盡一生也無法對其完全描述,只能在已知的範圍內接近。”先生最後看著眾人,“身落塵網中,心居俗世外,‘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什麼時候你們能做到這一點,‘道’才在心裡了。”

鄺陽宗劍法樣式繁多,有“天下第一劍宗”之美名,但弟子入門須得參悟“道”。

觀珩來時路上和許期解釋說,這是因為修心法需得在劍法之前,否則再好的劍術都如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不能長久。

修仙之人須得守住本心,持刀劍斬邪祟者更應如此,方不至於走火入魔。

一邊想著,許期若有所思地撂下筆,靜靜地等著上面的墨跡幹透,有花瓣沿著窗簷吹落,撚起一看,瑩白而薄,其上脈絡清晰可見。

是梨花。

清早那人的身影似乎太難忘記,明明相見才不過一天,音容笑貌就像是全刻在許期腦子裡,連這花瓣都使他無端就想起了院子裡的那棵梨樹。

許師叔說它正是自己那位整日樂呵呵沒個煩心事的五師兄親手種下的,那樹風過時總被捲起滿天梨花,誰知會不會有一片飄到外門來?

如此便毫無徵兆地走了神,一個上午沒顧上道德經,光想著梨樹和師兄了。

下了學,果真看見五師兄站在外邊,嘴裡叼著根草,居然還能哼出來調子。

此人身上總有一種玩世不恭吊兒郎當的氣質,但看來做事還是挺靠譜,不僅沒把自己的新師弟落下,見著講學的老先生還知道鞠躬行禮,緊接著沖許期遙遙擺手:“師弟!”

上峰山的飯堂人煙稀少,統共不過寥寥十數人。

“很多已經結丹的人就辟穀了,”觀珩說,“這樣於修煉也有助益。”

“師兄結丹了麼?”

“那是自然。”

“……”許期看了看他,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所以師兄也辟穀了?”

觀珩的臉綠了。

“自然,沒有。”他又坦然一笑,“師弟,人生天地間不過蜉蝣一掠,須臾而已,更何況人連下一刻會如何都猜不著——所以及時行樂才是硬道理,日後你就會贊同我的這句話。”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