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紀、軒轅黃帝 第十四章 天下共主

至此,黃帝初步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他終於將天下大部分部落都聯合起來。黃帝用雷厲風行的雄心壯志統一了中國,基本實現了他多年來一統天下的終極願望。

天下基本歸一之後,黃帝繼續率領自己的威武之師征戰四方,他們披荊斬棘一路追剿漏網之魚。最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將所有的部落全部收復。

然後,黃帝又準備在九黎部落的腹地——西泰山之巔,與天下所有的部落酋長會盟祭天。並準備舉行隆重的封禪儀式,以告祭天地之靈。

於是,黃帝在大臣們的簇擁下向西泰山進發。黃帝讓御馬官王冰給他套上一具用一頭大象和六條蛟龍拉動的寶車,黃帝和嫘祖坐在這寶車御輦之中,他們威風凜凜,滿面春風。

黃帝將御鞭一揮,大象和蛟龍拉著御輦便賓士起來,黃帝和嫘祖好像騰雲駕霧一般在風中穿梭,風聲呼呼吹過耳旁,他們激動地心情卻始終不能平靜。

黃帝和嫘祖恍惚間發現後面有人跟隨,他們回頭看時,卻見後邊跟著一群鬼神。這些鬼神,有的馬身人面,有的鳥身龍頭,有的人面蛇身,有的牛足蛇尾,它們的形狀都離奇怪異無所不有。

黃帝抬頭看時,還有鳳凰飛舞在天空,它那絢麗的身姿美輪美奐。嫘祖向地上看去,卻見有騰蛇伏遊在地面,它曲折婉轉也跟隨前行。他們再向前看,卻見蚩尤的靈魂也在前面帶路。

黃帝看著眼前這支與他隨行的隊伍,它們的儀容盛大而威嚴。黃帝忽然高興起來,他想到,在這舉國歡悅的時刻,我何不做首曲子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於是,黃帝就讓樂師伶倫來幫他作曲。

黃帝先根據自己的感受哼了幾句,他再讓伶倫將樂譜記下來。他們就這樣唱一句記一句,很快就做出了一曲名叫《清角》的樂曲。

做好樂曲後,黃帝又命伶倫吹奏給他聽,伶倫便奏起了這首樂曲。只聽這樂曲它忽而悲涼雄壯,忽而激奮昂揚,忽而天地動容,忽而鬼神泣血,就連伶倫自己都被感動得聲淚俱下。

等黃帝一行登上泰山的時候,遠遠就見那裡有一座高高的封禪臺。那封禪臺高有五丈,寬有五丈,長有九丈,它象徵著九五至尊的軒轅黃帝將統領天下。

這個封禪臺是由會造舟船也會建房屋的工匠共鼓和貨狄負責建造的。在封禪臺的四周還插著五顏六色的旌旗,這些旌旗,是御妃嫘祖帶領大家用染了植物色素的各色蠶絲編織而成的。

在封禪臺的旁邊,還有一支由榮猨、容成、伶倫、垂等人組成的樂隊。在封神臺的前邊,專門修建了一塊可容納數百人的平地。

平地的最前面跪著黃帝的肱骨大臣:風后、力牧、常先、大鴻、倉頡一干人等,還有炎帝以及炎帝部落和其他部落的一些酋長。他們的後邊跪著黃帝的妃子和若干子女,他們的後面跪著職位稍低一等的大臣。

黃帝和嫘祖被人攙扶著緩步走上封禪臺,他們坐到了那華蓋之下的寶座上。此時,有一首《承雲》之樂慢慢響起。它的聲音若閒雲流水婉轉輕柔,悠揚之聲飄蕩雲外。它預示著國運穩定,恆久長安。

接著,又一首《咸池》御樂渾然奏響,它的聲音氣勢恢弘粗狂有力。這首御樂主要是歌頌大家在軒轅黃帝的指引下,發憤圖強,將國家引上繁榮昌盛的富強之路。

最後,一首由特質棡鼓敲奏的《棡鼓曲》又蕩然奏響。鼓聲一起,震地動天,那明快的節奏威武雄壯,氣勢如虹,讓人聽了為之一振。

在封禪臺上,還擺放著一排由各種五穀果品和三牲四畜以及鮮花組成的貢品,黃帝早讓靈官巫咸事先祭告先祖和上天神靈降臨泰山。

巫咸跪在祭臺前,他燃上一炷清香,向天空三拜九叩。然後,他雙手合十,在臺前默默禱告,祈求蒼天神靈如期降臨人間。

突然,一陣大風颳起,就見從天上飛來一條黃金色的大龍,那條黃龍圍著封禪臺飛騰盤旋了幾圈,又轉而飛行於山頂之上,它久久不肯離去。

大臣風后見了這異象發生,他便恭敬地對黃帝道:“尊敬的黃帝!既然上天派黃龍來到人間,正說明黃為土德,龍為帝象,這是老天承認黃帝為真龍天子。黃土為上,上帝為尊,這條黃龍就是帝王神聖的象徵。依臣來看,黃帝之譽非您莫屬,現在闊闊天地都在您腳下,浩浩民眾都在您心中。既然中華之國都是您樂土,您又有這樣的深功厚德,還會有誰能夠撼您共主之位?看來現在正是您登位的時候。”

於是,黃帝在各位大臣的擁戴下,重新用泰山之巔的天泉水洗盡風塵,沐浴更衣。不多時,只見黃帝頭戴垂旈充纊之冠,身穿玄衣黃袞之裳,腳踏雋水絢雲之履隆重登場。

這些華貴亮麗的絲綢衣裳,正是元妃嫘祖親手織造,它們穿在黃帝身上,黃帝立即精神倍增。這真正凸顯了黃帝那雍容華瑞,氣度非凡的富貴儀態,活脫脫就是帝王之相。

黃帝加冕之後,就見那條黃龍還在山上盤旋。於是,黃帝供上清泉三碗,木香三支。又讓伶倫、榮猨、垂、容成等繼續演奏起了各種樂曲,祥和的音律悠揚綿長,不絕於耳,彷彿天籟聲聲美妙至極。

樂曲之中,有十幾個年輕的男子和女子走了出來。他們頭上戴著用鮮花編織的頭飾和手飾,伴隨著音樂的節拍便在那場地中央歡快地舞動起來。

然後,黃帝開始祈禱祭拜。黃帝道:“上蒼神靈在上,今天,我軒轅氏正式將自己定立為‘黃帝’。從今天起,天下的人民都是我黃帝的人民,我將以全部身心保護我的人民,這是我作為帝王的職責所在。

今後,我將以‘涿鹿’為都;並將我黃帝即位這一年定立為‘黃帝元年’;並將我的人民制定的歷法定名為‘黃帝歷’。現在,我站在這泰山之巔向上天起誓,我此生一定會為天下萬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也祈求上蒼神靈護佑我中華大地萬國安定,平安順意。保佑我中華大地風調雨順,國富糧豐。”

黃帝帶領大家祭祀完天地後,此時正當紅日當空,豔陽高照,那隻鳳凰也跟在那條黃龍身後一起飛翔。人們開始跪拜黃帝,大家一起向黃帝致敬,接著又大聲歡呼沸騰起來。

此時,音樂又響起,悠揚歡快的樂曲一曲接著一曲,在空曠的山野婉轉回旋。那條黃龍才在人們的歡樂之中搖首擺尾飛昇而去,這時黃帝已經真正成為中華首位天下共主了。

封禪開始了,黃帝命史官倉頡向大家宣讀“封禪書”。

倉頡走上封禪臺,他清了清嗓子大聲道:“諸位聽封,凡是黃帝的大臣,妃子,子女;以及原屬於炎帝部落的大臣,子女;還有天下其它各部落的諸侯;以及在各項事業中具有特出貢獻者,大家一律享有特殊的特權待遇。黃帝將分封給你們土地,讓你們作為分管地區的專員,享受那裡的使用居住管理權,你們應該對你們所管轄的區域進行有效管理。下面分封如下。”

自黃帝做了天下共主之後,又把天下重新劃歸專人管理。黃帝哪裡知道,在他在位期間,他的皇天老子玉帝怕自己的兒子軒轅黃帝在人間有什麼閃失,早就將自己的幾位天帝兄弟派到了人間,好讓他們一起幫助黃帝穩固天下。

首先,玉帝將東方天帝青帝,直接派駐泰山之巔,以協助黃帝震懾天下;南天上的天帝炎帝,已轉世為地上的炎帝榆罔;西天上的天帝白帝,轉世為黃帝的長子“少昊”;北天上的天帝玄帝,轉世為黃帝的孫子“顓頊”。

太昊伏羲雖為天上的大帝,但他也是人間的天皇,黃帝就派伏羲大帝去幫助青帝主管東方之木;神農氏後裔炎帝部落,宅心仁厚,以和為貴。黃帝念他們祖祖輩輩對人類的貢獻,仍派他主管南方之火為炎帝。

中央之土中華大地,直接就掌管在黃帝名下;黃帝的長子“少昊”,則主管西方之金,為白帝;黃帝之孫顓頊,則主管北方之水,為玄帝。

四方天帝雖然經玉帝派遣都轉世人間,但他們來到人間之後,仍然精誠團結,以共同輔佐中華帝王黃帝為榮。黃帝在位這段時間,天地人和,民風諧順,人人發揮聰明才智,發明創造層出不窮,人類到了騰飛階段。

黃帝一心一意治國興邦,領導人民奮發圖強。經過黃帝百年之治,泱泱中華已豐衣足食,國富民安,到處呈現一派繁榮祥和的和樂景象。

黃帝正式登立帝位之後,他不忘萬民之託,依然夜以繼日為民忙碌,他的恩澤造福天下,天下人民感恩戴德。黃帝之威,威震中華,直至中華日新月異,萬民稱頌,四海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