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將雲西茉的用餐姿態置於這個注重禮儀與體面的上流社會,它無疑會被視為一種失態,一種與其高貴身份極不相稱的粗俗。
豪門中的夫人與貴族小姐們,自幼便接受嚴苛的禮儀薰陶,其中餐桌禮儀更是她們教育中的核心內容。
她們的食量被精心調控,維持著一種被稱為“小鳥胃”的狀態,這既是為了保持體態的輕盈,也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
——
透過這份剋制與自律,她們彰顯了自己高貴的身份。
這樣的用餐方式,不僅體現了她們對生活品質的極致追求,更在無形中展示了家族的地位與教養。
相比之下,雲西茉的用餐方式則顯得截然不同。
她狼吞虎嚥,要將桌上的美食一掃而空,這種急迫的吃相,在上流社會的眼中,無疑是對“貴族風範”的一種極大嘲諷。
它讓人聯想到的是底層人民的迫切與飢餓,是對生活資源的極度渴求,而非那種源自內心的從容與高貴。
因此,真正的貴族成員,在餐桌上的一舉一動,都是對自我身份與家族榮耀的捍衛。
她們深知,優雅的用餐方式,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確認與彰顯。
而云西茉那種粗放的用餐方式,在這片細膩與高雅的氛圍中,顯得尤為突兀,甚至成為了一種笑柄。
這無疑是一種缺乏教養、不懂自我約束的表現。
她們或許會在私下裡議論紛紛,這樣的吃相,簡直就像是從底層社會掙扎出來的人,一副餓死鬼投胎、從未見過美食的貪婪模樣。
但話說回來,人生嘛,不就是一場盛大的自助餐,圖個痛快淋漓嘛!
雲西茉這吃法,就是餐桌上的“自由女神”,勝在那份“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的真實與接地氣。
她用行動告訴我們:吃,就要吃得像風一樣自由,像雲一樣灑脫!
所以啊,吃相這事兒,就是人生百態的縮影。
有的人細嚼慢嚥,像是在品鑑生活的每一刻;
有的人則大口大口,彷彿要把所有美好都一口吞下。
各有各的樂趣,各有各的風情,咱們還是別太在意那些“吃相要優雅”的條條框框了,畢竟,生活已經這麼累了,吃飯再不自在點,那得多虧啊!
畢竟,誰規定只有“小鳥胃”才能彰顯高貴呢?
美食當前,不吃難道還要裝清高,硬著頭皮餓肚子?那可真是虧大了!人生苦短,還是及時行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還是那句,果汁也行)。
突然之間,就像是被兩束超級無敵聚焦的X光鎖定,她猛地感覺到一股強烈的“被注視感”,硬是從美食的懷抱裡被拽了出來。
她抬頭,眼神裡閃動著“咋回事兒?”的疑惑:“舅舅、舅媽怎麼了?筷子都不帶動的,就光盯著我吃?我這吃得再香,也不能當電影看吧,怪讓人害羞的呢!”
——
——
舅媽嘴角抽搐,費了好大勁兒才擠出一朵比哭還難看的笑:“咱這不是看你吃得歡嘛,心想得多給你點動力,多吃點兒!你這小傢伙,瘦得跟竹竿,一陣小風都能直接給你吹到外太空去。”
雲西茉心裡的小鼓“咚咚咚”敲了起來,隱約get到了舅舅跟舅媽那“意味深長”的眼神背後的含義,
於是,機智又略帶尷尬的雲西茉,笑得一個“此地無銀三百兩”地說:“舅媽這手藝,舅媽的手藝簡直是五星級大廚級別,之前在雲家,我吃飯那叫一個‘步步驚心’,跟做賊似的,一粒米一粒米地數著吃,生怕一不小心多嚼了兩口,就被扣上‘不淑女’的帽子,或者是被無情地打上‘飯桶’的標籤。”
哈哈,所以嘛……今天我這食慾小怪獸就像是剛從節食的牢籠裡逃出來,飯量嘛……用數學術語來說,就是“無窮大減去一個有限數”,哦不,更準確地說,是“比平時多吃了那麼‘一點點’,嗯,也就大概是從太平洋到喜馬拉雅山的‘億點點’距離而已啦!”
說到最後,她自己都忍不住偷偷瞄了眼旁邊,心虛得跟做賊,小拇指撓了撓耳朵背面,幾分忐忑,還有幾分“我好像吃太多了,不會被發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