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reopen咖啡廳。
蔡思曼陷入沉思之中,即便顧楷文已經解釋了小青坡養殖場的養殖量略低,她依舊在思考,如何讓顧楷文提供更多的活雞。
“顧總,每一天兩隻活雞的供應量,確確實實太少了,我們要一個月出欄量的百分之十,你看如何?”蔡思曼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按照蔡思曼的想法,如果一個月的出欄量是一千隻成雞,那他們探閣就可以獲得一百隻成雞,雖然這一個供應量依舊很少,但已經比顧楷文提出的供應量多了三分之二的份額。
顧楷文沉默的考慮起來,小青坡養殖場的雞崽死亡率非常低,基本上維持在千分之五的程度,大多數死亡原因還是接近出欄的成雞攻擊了小雞崽,才導致小雞崽的死亡。
一般情況下,每一個月的出欄量,基本上都超過990只,出欄量非常的穩定。
顧楷文思考了一番,才回應道,“初步來說,我可以接受這一個要求。不過,我會根據小青坡的出欄量,動態調整你們的供應量。但是,我可以保證,每一天最低供應量也有兩隻活雞。”
蔡思曼心中暗自嘆氣,他們與顧楷文的合作,幾乎處於完全劣勢的一方,他們需要顧楷文提供原材料,但顧楷文最多就借用一下他們米其林三星級餐廳的名聲。
對於顧楷文來說,如果有米其林三星級餐廳給他借用名聲,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即便沒有,他也沒有任何損失。
探閣就不一樣了!
探閣現在的問題非常大,大眾點評口碑差,菜品特色不足,當家首席主廚正在鬧彆扭,他們需要與顧楷文合作,從而推出聯名合作款菜品,提振提振探閣計程車氣。
“沒問題!”蔡思曼接受了顧楷文提出來的意見。“對了,顧總,我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我們瞭解到顧總旗下的小靜齋也非常有特色。所以,我們希望顧總也可以為我們探閣提供小鏡湖的野生魚。”
顧楷文眉頭一挑,“小鏡湖的野生魚,每一天的漁獲都非常少,供應小靜齋已經供不應求。”
“顧總,你們家小靜齋的定價在我看來有一些低了,你有沒有考慮過透過小鏡湖野生魚獲得更多的利潤?”蔡思曼以利誘之。
顧楷文嘴角微微向上翹起,露出一抹淡淡的不屑,“關於賺錢的問題,我可以透過思青苑和參雞湯店賺錢。小靜齋賺不賺錢,真的不太重要!”
然而,事實上小靜齋一個月也有五六十萬的利潤,雖然遠遠比不上參雞湯,但也絕對不是不賺錢!
蔡思曼顯然瞭解過顧楷文旗下的產業,顧楷文旗下的產業,大多數都是自產自銷模式,她非常清楚自產自銷的成本肯定不會太高。
但顧楷文旗下的產業,大多數產品的售價都很高,那意味著顧楷文獲得的利潤會非常高。
‘這個該死的有錢人!’蔡思曼心中暗哼。
雖然心中暗哼,但蔡思曼又不得不繼續試圖說服顧楷文,“顧總,如果我們探閣可以獲得小鏡湖的野生魚,它也一定會成為我們探閣的招牌菜品,從而提升我們探閣的名聲!”
“那是你們探閣的好處,我又可以獲得什麼呢?”顧楷文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