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楷文點頭表示認可這一個說法,三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確實無法確定人口變化情況。
“如果按照四千人計算,李區長,你們有沒有考慮過將他們搬遷到什麼地點?”顧楷文又詢問道。
他知道李昌福只是盛慶市環境保護局的代表人,甚至是盛慶官方的代表人,所以他才要詢問清楚,從而避免接了燙手山芋。
自然意識表現體在意念中已經給顧楷文釋出了任務,只是顧楷文一直沒有理會自然意識表現體而已,他現在要專心應付李昌福這個老狐狸。
剛剛他就被李昌福套路了,現在自然要小心謹慎一點!
面對顧楷文的詢問,李昌福露出了無奈的神色,“這一個問題,我們的解決方案有分歧。”
“什麼分歧?”顧楷文繼續詢問。
李昌福耐心的解釋起來,“主要有兩個分歧點。第一點,我們一部分人希望將所有遷移群眾聚集在一起,建立一個安置小區。”
顧楷文立刻反問,“這一個安置小區建立在什麼地點?”
“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李昌福繼續說道,“我先說之前一個問題的第二個分歧點,我們中另外一部分人希望將遷移群眾分散在各個區域。”
李昌福追加的說明道,“比如說,錦山區的遷移民眾,便安置在錦山區;石盤區的遷移民眾,便安置在石盤區,從而讓遷移民眾更好的融入新環境,適應新生活。”
顧楷文微微點頭,他更傾向於第二個方案。
雖然錦山區和石盤區均是盛慶市的下屬區域,但兩個地區依舊有文化差異,特別是一些方言和習俗,更何況還有熟悉的生活環境因素。
在夏國,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離開故鄉。
故土難離不是開玩笑的詞語!
貿然將民眾遷移到異地他鄉,極有可能造成大問題!
“李區長,我個人覺得第二種方案更好。”顧楷文說出個人看法。
李昌福點頭回應,“我也支援第二種方案。不過,現在回到顧總之前的那個問題,如果建立一個集中的安置小區,解決這一部分遷移民眾,那麼這一個安置小區建立在哪一個區域,將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你們有什麼計劃嗎?”顧楷文又問道。
“只有一個初步討論的方案。因為遷移長江流域水土流失區域民眾的方案都沒有透過,我們自然沒有做更詳細的計劃。”李昌福先解釋了一下,然後才繼續說道,“根據初步討論的方案,我們傾向於將安置小區建立在石盤區。”
顧楷文愣了一下,他暗自思考這一個答案是否是忽悠。
畢竟顧楷文在石盤區有重量級投資,現在李昌福說出石盤區的答案,顧楷文自然心中有懷疑。
李昌福似乎猜到了顧楷文的想法,他笑著說道,“關於石盤區的選擇,我們有當時的會議記錄,如果顧總有興趣,也有時間,我們可以一起看看當時的會議記錄。”
顧楷文笑著搖頭,“不好意思,李區長,我最近可能沒有時間。”
在回應李昌福之後,顧楷文又繼續說道,“為什麼將安置小區的建立地點選擇在石盤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