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菜街,以販賣衣物和飾物的路邊攤居多,故而也稱為女人街。
是香港現在一處大型的認可小販營業區,每天到這裡行逛的人幾乎絡繹不絕。
這兩天唱片店的老闆許家全臉色變得有些陰鬱,每當他看到對面一處賣錄音帶的街邊檔,便忍不住咬牙切齒起來,恨不得老天爺每天都下一場大雨,直接淋死對面的那一個老撲街。
雖說同行是冤家,但之前他們卻是列外的,因為他的唱片鋪主要以賣廣東、歐美、東洋唱片為主。
而對面馬易達經營的檔口主要是任白、郭炳堅、鄧記塵、鄭君棉唱的這些粵曲和詼諧歌的錄音帶為主。
你走你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平時大家各有各做,井水不犯河水,也就相安無事了。
但就在半個多月前,這種保持了幾年的和平共處的局面卻意外地被打破了。
他的唱片鋪進貨了一批新上市的新年歌唱片,所以接下來的這半個月來裡,許家全的唱片鋪一直不遺餘力主打著鄭紹秋和王明荃的「歡樂年年」這張賀年大碟。
唱片鋪門口的兩個大音箱,一天至少要迴圈幾遍,這不單只是吸引顧客旺自家人氣,同時還能收到唱片發行商提供一筆額外的費用,這種一家便宜兩家著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這年頭要判斷一張唱片是否有大賣的市場前景,一是要看電臺播放次數,二看街面的那些唱片鋪門前的大音響喜歡放誰的歌,他們往往都是反映著一張唱片銷量最為重要的風向指標。
鄭紹秋和王明荃,這兩位炙手可熱的無線電視當家花旦小生,既有實力派的功底,更具偶像派的風範。
他們兩個人加起來的影響力,遠遠不止一加一大於二那麼簡單,是以他們雙劍合璧出了這麼一張應景的新年歌專輯,無論是歌迷還是影迷都十分買賬。
隨著晚歲臨近、新春將至,各大百貨公司、日雜商行都在做減價清貨的促銷活動,但許家全的唱片店卻反其道而行之,人家都是大聲疾呼地減價,他卻悄然無息地加了價,為何?
只因國人都有一個特性,雖然平時死捱死慳地過著苦生活,但過年就免不了出手闊綽一回。
因此農曆春節往往也是一個唱片銷量的可觀期,特別是今年本地唱片銷量的行情相當不錯,尤其是這半個月時間以來,這張「歡樂年年」專輯更是一枝獨秀。
馬易達的檔口雖然主要賣粵曲和詼諧歌,但在春節在即,他也是進貨了一批文千歲、李寶瑩等老派賀年歌曲的錄音帶。
這些還帶有濃濃粵曲或者小調味道的老歌曲,年輕一點的人自然不太喜歡,但中老年人仍有很大的市場,這幾年他都能賣出幾百盒,也是一番小賺。
但今年對面的唱片鋪突然力推了新的新年歌唱片,以港人喜新厭舊的習慣,自己的顧客群體也跑過對面去了,而自己手裡的錄音帶到現在還沒賣出二十盒。
馬易達對許家全這種撈過界的做法十分不滿,但也無可奈何,望著這堆積壓在手裡賣不出去的磁帶,不由苦惱到長白的鬍子都扯掉了好幾根。
直到前幾天他在代理商那裡接觸一批新上市的錄音帶,也是主打新年歌的專輯,不單歌曲質量上乘,歌詞旋律動人,而且其中還有兩首歌是跟對面的力推的一樣的,不過這個版本的聽起來卻比對面的更帶勁。
以他多年經營音製品的眼光,這個專輯必是大賣熱賣的,想到這裡他不由壞壞的笑了起來。
盧東傑的這張「財神到」其中有兩首是改編翻唱《歡樂年年》與《新春頌獻》,為了避免版權糾紛,最後盧東傑還是建議王新向風行唱片購買了版權使用權。
風行唱片公司也很爽快地回應了,現在香江唱片業的局面本來就混亂無比,法律漏洞百出,人們的版權意識也不強,既然有大水喉願意出錢買版權授權,那就更好了。
因為此時唱片公司最大的敵人不是同行競對公司,而是香江無所不在的盜版行業。
由於唱片的製作費相當高昂,在盜版活動猖獗的情況下,唱片公司要在新作品推出兩三個月後就要換菜了,推出精選碟將新作品收錄其中,跟盜版商們鬥快。
現在的盜版市場的瘋狂遠超人們想象,像去年那部許觀傑主演的電影《半斤八兩》,不僅拿到了年度最高的票房銷量,還打破香江開阜以來的票房紀錄的。
而電影同名原聲大碟《半斤八兩》,自唱片從一出街上市後,第二天滿大街都是盜版的錄音帶在售賣。
風行唱片對自己這張唱片是相當自信的,本來這就是一張新年歌唱片,銷售期也只有在新年前後這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