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添了新丁,真正開始忙碌。
趙婭之兩天後出院,完全遵照著中國傳統習慣,乖乖地回家坐月子。
家裡的嬰兒奶瓶衣服鞋襪小床等東西添置妥當,細姨媽也開始真正進入保姆的角色。
盧母還是擔心她們照顧不來,乾脆也搬過來九龍塘住一段時間,還可以過足當嫲嫲的癮。
她每次抱著嬰兒都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唯一的可惜的,這個孫女的身份暫時不能公開。
不然盧母定要抱著在樓下摟下走幾圈,向左鄰右舍,好好炫耀一下她的寶貝孫女。
要為盧家的大公主取名這事,也是列為一件頭等大事來對待的。
盧父是一家之主,其他小事輪不到他說話,但是取名這個事他是最有決定權的了。
廣東俗語有云:「唔怕生壞命,至怕改錯名」,取名可不是一件小事,裡邊也有大學問。
他把周易拿出來翻一翻,什麼生辰八字,天干地支,什麼五行數理平衡,天地人三才和諧。
同時還要考慮字型、結構、字意等等因素,儘量避免諧音誤讀,造成不良不吉的效應。
這不是宣揚封建迷信戓宿命論,事實上取一個好名,在生活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盧父在取名這件事上有經驗,他晚上要墊高枕頭,慢慢去想一想了。
盧小妹是跑得最勤快的,她放學後哪裡都不願去,就是來守候在這裡看小侄女。
她在家中當了那麼多年的小輩,現在終於有一個晚輩可以供她使喚了。
以後她就可以名正言順,眼皮都不抬地閒閒地說:“小侄女,給姑姑去如何如何……”
只是嬰兒雖小,但是脾氣可不小。
她現在一晚上都要喂三四次,偏偏又是個爛哭鬼,整家人被她給耍得那樣團團轉。
盧東傑自告奮勇當夜更,但是他聽得到嬰兒餓哭,總是手忙腳亂,完全控制不住局面。
他終於無奈敗下陣來,結果還是由趙婭之掙扎著起來喂,還得接受她一頓批評。
有時半夜起來,他看到盧媽抱嬰兒坐在椅上疲倦入睡,細姨媽也要在一旁陪著。
盧家這種一切圍繞嬰兒優先的慘況,恐怕至少要三個月後情況始慢慢有所好轉。
但是盧東傑怕是就沒那麼輕鬆簡單了,他即將面對的不止一個,還有另外兩位也要顧及。
有錢就是好,可以讓婦孺受到最好的照顧,但是有時候也不放心假手於人,要親力親為。
不過模範丈夫,此刻變薄情郎了。
趙婭之默默地地幫盧東傑收拾著行李,把衣物一件件疊放地整整齊齊,有序不亂。
她表現如此像一個賢惠的妻子,在丈夫臨行前,是那麼百般依依不捨。
盧東傑則守在嬰兒床,假裝在觀察著女兒的睡姿,根本不敢出聲了。
他現在是做賊的心虛,有點怕與趙婭之單獨相處,只好藉著女兒來當擋箭牌了。
趙婭之表現越是這樣無動於衷,反而越是讓他感到無所適從了,哪怕直接罵他也好。
盧東傑這個時候出門遠行,怕是對任何一個女人來說,都是難以接受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