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6章 青萍之末

粵語流行曲的地位正在快速崛起,開始成為本地的流行音樂文化。

但這個時候偏偏就有人跳出來,對新流行而受歡迎的東西進行嚴詞指責,這個態度和用意就值得推敲和思量了。

他究竟是不是受到既得利益集團支援,從而奉命行事,這個動機極有可能。

假設是因為自己的出現,使既得利益集團的壟斷的利益受損,有人肯出來代言批評,自然求之不得,支援這些代言人,無論是資金上還是其他的。

槍打出頭鳥,許觀傑和盧東傑兩人作為粵語流行曲的先鋒人物,肯定是遭受第一波打擊的物件。

但許觀傑的風格已經固定了下來,坐穩了年輕人的第一歌手偶像的寶座,不可動搖,這些批評對他來講無傷大雅,可能反而激起歌迷的護短。

所以他們把許觀傑和盧東傑放在一起,可能只是掩人耳目,把重點攻擊的物件放在了盧東傑身上,專挑盧東傑的弱點下手。

他們覺得盧東傑的威脅性最大,這個傢伙是個怪物,不單隻各型別風格的粵語歌都能創作其實是抄),還能自己唱,最主要的這個傢伙不安分,還自己開了唱片公司來搞事。

盧東傑的唱片公司推出了兩張迷你專輯,一直盤踞的電臺榜單上,街頭巷尾唱片公司門前的大音響,還有歌廳、舞廳、酒吧、夜總會都能聽到。

甚是現在的英文書院,以前這些學生對英文流行曲情有獨鍾的,但自從況美芸和張園園兩個推出專輯後,這種風向的轉變很快。

畢竟以前的粵語歌的標籤一直是「母語歧視」、「難登大雅」、「老土」,自盧東傑出道以來,一改前面這些陳舊看法,推出了好多首曲調和歌詞都非常新鮮的流行曲。

與他相關電視劇主題曲更是鋪天蓋地,這一下子,這股粵語流行曲的聲勢更是無可阻擋,全方位開始滲入聽眾的耳朵。

人和公司都是趨利避害的,跟紅頂白的,如果他們看見掀起熱潮,覺得新興的粵語流行曲有利可圖,會把另一部的資金和人才加入這個行業。

這種現象的出現,是一種行業文化的興起,必然是伴隨著另外一個行業的壓制或者衰落。

所以對於從事相關國語時代曲、英文流行曲、日文流行的人和公司來講,他們的既得利益肯定會受損,這不單止是狼來了,是海嘯來了。

這個時候道德衛士出來嚴詞指責,說盧東傑的歌低俗直白,情情愛愛,卿卿我我,無教化意義甚至還會教壞小孩子的歌曲。

這種論調必會取得一部分保守階層青少年家長的認同,從而抵制他的。

要知道現在一首流行曲,流行的熱度少則半年,多則兩三年都有。

不過盧東傑既然敢出來做文抄公,自然是不怕批判,賺錢才是主要的。

佳視電視高層,正是看到了市道如此好,也忍不住想進來挖金,順便搞宣傳一波,從而推出他們的電視原聲大碟。

盧東傑手中是自佳藝電視臺開播以來,他們在電視中所用的主題曲和插曲的名單,盧東傑也不用細數了,因為數量也不多,心中有數。

盧東傑拿起筆,在他的稿紙上開始寫下要推出大碟的曲目。

第一首,「明星」張瑪莉。

這首是1976年由曾江和張瑪莉主演的時裝劇「明星」同名主題曲,詞曲由黃沾一手包辦,原名是「當你見到天上星星」。

張瑪莉成為1975年的香港小姐冠軍,美貌和才藝自然不差的,但奈何就是唱歌就有些先天不足了,這首歌自出街後反響一般,並未大紅大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