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上風雨知多少
半唱半和一首歌謠
湖上荷花初開了.......
這班小學生唱的似模似樣,歌聲清麗脫俗,活像少女吟唱著趣事,情懷可人。
夏日裡歡快的畫面感在浮現,這種童真的感受,讓很多住在鋼鐵森林中的人,內心無限嚮往。
在香港生活,幾乎什麼都要爭,職位、風頭、名氣、甚至是週日的茶座,多年來為奔波這些俗事,人也變得現實冷硬起來。
四季似歌有冷暖
來又復去爭分秒
又似風車轉到停不了
令你的心在跳.....
到了副歌的這一段,盧東傑才輕輕跟著唱了起來,今晚他只是來擔當伴奏與和聲,甘當綠葉來襯紅這些小紅花。
他低沉的聲音和孩童清脆的聲音合二為一,沒有讓人感到一絲的突兀。
盧小妹和關芝琳都是喜氣洋洋的,她們倒是沒那麼多感慨,這兩個小女生只覺得臺上的盧東傑很受歡迎,她們也有與有榮焉的感受。
橋下流水趕退潮
黃葉風裡輕輕跳
快快抱月睡,星星閃耀
凝望誰家偷偷笑.....
歌謠中的秋天沒有一絲悲涼的氣息,反而感受溫馨的暖意。
甚至在觀眾聽來,還不由會心一笑。這種感覺,真是令人難以忘懷。
值得細細品味著,如同珍藏的美酒,需要年份才得可貴。
何地神仙把扇搖
留下霜雪知多少
螞蟻有洞穴
家有一個門
門外狂風呼呼叫......
歌謠中以蝴蝶,荷花,黃葉,霜雪為意境,帶著聽眾領略了流年四季。
真是百轉千回、一唱三嘆。
歌詞優美直白,卻不失童真。
現場除了歌迷之外,還有一些樂壇人士。他們看到盧東傑用了一首老曲子,填上了新詞,取得效果卻是如此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