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劃出了一道天塹,將上海分隔成兩片,一片落後貧窮,一片摩登洋派。
國家宣佈開發浦東之後,一大批人到浦東去上班,那時候,跨江輪渡就是他們的交通工具,每天擠去浦東上班,下班再搭船擠回浦西的家裡休息。
現在是2006年,浦東已經大變模樣,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成了上海的新地標,環球金融中心快要竣工,一切都煥然一新。
但跨江輪渡卻一直保留著,哪怕連線浦東浦西的隧道高架地鐵接連修成,也一直沒有取消。
在桑悅很小的時候,羅英就帶她去坐過輪渡。
當時她個子小,不用買票,羅英給自己買一張一塊錢的單程票,母女倆搭晚上八點那班上船,坐到浦東,偷偷呆在輪渡上不下船,再跟著下一班坐回浦西。
黃浦江的夜色很美,一邊是金色的萬國建築,十裡洋場,一邊是新興的高樓大廈,霓虹燈耀眼。
更重要的是,江上的夜風很涼快,比悶熱的小屋子舒服太多,比弄堂更適合“乘風涼”。
就在去年六月份,外婆家也裝上了空調。
但家裡人節省,覺得老房子太破,密閉性差,到處都有空隙漏風,開空調太費電,就算是35度的高溫天,也只在晚上十點之後開空調。晚上十點到早上六點有分時電表,電費半價。
晚上坐輪渡這個活動,依舊存在在羅英和桑悅的生活裡。
等母女倆從最後一班船上下來,再沿著夜色,慢悠悠地走回弄堂,差不多剛好是十點。
弄堂口的永和豆漿已經打烊關門,斜對面的步行街口,原本三層樓的利華公司早在幾年前拆掉,變成了如今的宏伊廣場。也是桑悅看著它一點一點造起來的。
此刻,宏伊裡的高樓尚未熄燈,在黑夜中顯得明亮璀璨。
羅英瞥了一眼,轉進弄堂,順嘴同桑悅講:“阿拉弄堂各的,好像馬上要拆遷咯。”
桑悅:“為什麼拆?宏伊廣場不是造好了嗎?”
羅英:“聽說是世博會,要修地鐵。”
現在距離南京路最近的地鐵是2號線的人民廣場站,但要穿越一整條步行街,走到新世界城那邊,距離外灘則是更遠,起碼走半個小時,很不合理。
2010年上海要開世博會了,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遊客來,政府一直在規劃地鐵線路。拆遷的事情,也傳了兩三年了,到最近才越來越有眉目。
只是通知一天不下發,一天都只是“聽說”。
桑悅嘟了嘟嘴,不以為意,只是在樓梯口停下腳步,沖著羅英說:“媽,我先去沈照清家一趟。”
“組撒?幹什麼?)是不是又要玩電腦去咧?”
“玩什麼呀!去洗澡!”
外婆家人口眾多,雖然外公已經去世、周駿才沒來,家裡都是女人,但洗澡還是和以前一樣,要拉上塑膠簾子、燒水用塑膠盆洗,特別麻煩。
特別是現在時間已經不早,大家都在樓下看電視,進進出出更是麻煩加倍。
桑悅不是第一次去沈照清家洗澡了。
她朝羅英揮揮手,說:“沈照清肯定還沒睡,我去借用一下他們家的浴室,馬上回來啊!讓小阿姨等等我,等我回來再放劇!”
桑悅的小阿姨就是羅敏,她是整個家裡最具有享樂主義精神的人,和其他人的勤儉節約截然不同,屬於那種想吃就吃、想買就買的人。
外婆曾經說過,羅敏沒出嫁的時候,剛發了工資,就跑去樓下的利華公司,十塊錢買了兩個鐵片耳環,是九幾年的十塊錢。
甚至,她買完帶了兩次還就不要了,一直丟在家裡,去國外也沒帶走,實在太浪費。
對此,羅敏絲毫不以為意,直接說:“我自己賺的錢,花得開心麼就好嘞,有撒好哇啦哇啦的啦。”
羅敏喜歡看韓劇,之前羅枚為了聽越劇把家裡的vcd機換成了dvd,羅敏也買了一些韓劇的碟片回來,等晚上開了空調,用dvd放,全家一起看。
最近在看的是《浪漫滿屋》,桑悅喜歡《藍色生死戀》,但對《浪漫滿屋》這樣的題材也接受良好,每晚不肯睡覺,跟著羅敏和賀雲皎一起看得津津有味。
因而,桑悅跑出半條弄堂,還頻頻回頭提醒羅英:“媽!一定不要讓小阿姨放啊!等我!”
羅英皺了皺眉,遠遠打量了幾圈桑悅小朋友那依舊平板車的身材,回答道:“知道了!你快點回來!別老給沈照清添麻煩!”
“他才不會覺得我麻煩呢——”
小姑娘清脆的聲音漸漸消失在弄堂最深處,聽不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