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美國的一家大學博物館參觀時,就看到過一組出土的漢代漆器,那上面的鳳鳥與眼前的圖案,在形態和用色上幾乎一致。
博物館的研究者介紹說,古時候江漢以南主要是楚國的疆域,楚人崇拜鳳鳥,相信鳳鳥可以在烈火中涅盤重生。
另外,這一帶在戰國、秦漢時期與蜀地也多有交流,蜀地的古人雖然崇拜太陽,但同樣視鳳鳥為太陽之鳥。
因此,從這些鳳鳥和棺槨的樣式及製作工藝來看,李旦感覺這座墓的年代應該在漢代之前。
不過,畢竟不是做考古,他需要抓緊時間,找到吳岑留下的東西。
用手試了試,棺蓋同樣是鬆動的。李旦甚至想,這座墓應該是被盜過,也許屍體已經不在裡,吳岑為了掩人耳目才用它來藏匿東西。
在和韋玉清的交流中,他才知道,這片墳地在村民的眼中是一塊重生之地。
因此,本地的村民對這裡極其敬畏,一般不會允許外人窺探和破壞。
李旦看了一眼時間,必須抓緊了,否則拖久了,薇薇安可能會生疑。
手頭沒有工具,開啟沉重的棺槨並不輕鬆。李旦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把棺蓋子掀起來。
手電光照進棺內的時候,李旦禁不住向後退了一步。
裡面的屍體竟然是完好的!
這是一具男屍,周身呈褐色,但是頭上的髮髻並沒有脫落,可以看得出來是一位古人。
他的眼睛和口都微微張開,雖然身上的衣服已經腐敗掉了,但是面目、身體栩栩如生。
定了定神,李旦才重新看向棺內。屍體周遭有一層棺液,呈現出醬油色。
這應該是硃砂和屍體自溶混合在一起加上常年的水分子滲透形成的。
棺材內部並不大,長不過兩米左右,棺液並不多,完全可以看到棺材底板,裡面並沒有想象中的東西。
難道是自己搞錯了?
吳岑並沒有把錢藏在這裡?
李旦在腦海中又把星座圖和墳地的結構過了一遍,最終確認,自己肯定沒有找錯。
手電光開始一寸寸的檢查這具男屍,直到光線照射到微張的嘴時,裡面一個亮晶晶的東西吸引了李旦的注意力。
他試著用匕首頂開屍體的口腔,果然在舌下發現了一把鑰匙。
鑰匙鍍了鉻,在燈光下顯得非常新,肯定不是陪葬品。
它的形狀很普通,和平常的門匙沒有區別,只是在頭上鏨刻338這樣一組數字。
難道是房間鑰匙?
感謝支援,求收藏、求擴散、求推薦票!
感謝每一位給予《亡靈訊號》關注、收藏、投票的朋友,你們的每一次認同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喜歡亡靈訊號之午夜之歌請大家收藏:()亡靈訊號之午夜之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