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母親曾經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上個世紀前半頁,有錢人家才會置辦幾身香雲紗的衣裙,夏天穿起來格外涼爽。
後來大家都講究樸素,這些衣服就放進樟木箱子。
母親偶爾會拿出來曬一曬,然後再小心地放回去,她小的時候,看到這些有些發暗的衣服,覺著不是很好看。
母親就讓她用手摸一下,那種感覺就像是絲綢上裹著一層雞蛋清,不但是滑,而且感覺特別細膩。
當時她和班裡的同學說起來,所有人丟搖頭,他們聽都沒聽說過。
任她怎麼解釋,大家都覺著她說話太誇張。
她曾想偷出母親的香雲紗裙子給班裡的人看看,摸摸。但想起母親對這些衣服珍惜的樣子,最終也沒敢動手。
長大後,這些事情就漸漸忘記了。
而聽到這個山裡漢子能這麼準確地說出這種布料的特點,她猛地意識到,這個人肯定有問題。
她就主動套話,和他說起了汽車。
那個年代,處級幹部也難得有輛車,一般還是吉普,只有高階領導才會坐上海牌小轎車。
而對農村人來說,一輩子都難得見一回汽車。
可是,這個貌似憨厚的漢子眼裡閃出興奮的光彩,除了軍用吉普之外,還說了好幾種,她都沒聽說過的轎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結束這次談話之後,她回到家裡仔仔細細地琢磨了一晚上,心裡已經有些確定。
這個漢子被救活後,絕對是換了“腦子”,也就是說,他的人格被切換了。
當初,學習精神病理學這門課的時候,她對這個領域的女科學家霍妮格外崇拜。
按照霍妮的理論,人的精神或者說意識分為三個層面,即現實的自我、真正的自我、理想化的自我。
霍妮認為,理想化的自我不同於真正的理想。
很多神經症患者由於內心的衝突與焦慮,會以否認和逃避的方式面對問題,用理想化的自我來代替對現實自我的認識。
後來,透過對紐約一些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她又進一步發現,理想化自我除了在本體誕生之外,也有可能受到外部影響。
這樣,一個人的理想化自我會因為外部因素的影響發生嬗變。
逐漸成長以至於發展為與現實自我不同的一個人格體,這個人就成了人格矛盾體。
她的老師和愛人曾經對她解釋道,所謂人格矛盾體就像是在同一個軀體裡生活著甲乙兩個人,甲乙之間必然會爭地盤。
人格爭奪的結果就會導致這個人外現的精神極度不穩定,時而安靜、時而暴躁,時而沉默、時而開朗。
當然,在一定的條件下,甲乙也可能會產生出一個勝利者,這個勝利的惡人個就會成為身體的主宰意識。
想到這些,倪醫生看著照進窗戶的晨曦,心中豁然開朗。
這個起死回生的農村漢子醒轉過來之後,完全像是變了一個人,不正是這種特徵嗎?
求月票!
感謝每一位給予《亡靈訊號》關注、收藏、投票的朋友,你們的每一次認同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喜歡亡靈訊號之午夜之歌請大家收藏:()亡靈訊號之午夜之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