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解析夢境是以其個人潛意識的理論為基礎的,認為夢主要是一種隱匿的、的歪曲表現。
可是榮格認為,若是為了探尋與發現個人情結而分析夢的話,就太浪費夢的價值了。
因此,他解析夢境的中所要探求的,是無意識對於情結做了些什麼,是夢境背後集體無意識以及原型和原型意象的淵源和意義。
榮格曾舉例來闡述他的夢境分析方法。
案例中的病人是一位男性,他夢到一個醉醺醺、披頭散髮的潑婦。在夢裡,這個潑婦的角色似乎是他自己的老婆,而現實中他的妻子是一位淑女。
從表面上看,這個夢完全失真。男病人也覺著自己做了一個十分荒唐的夢。
榮格認為,夢中那位“潑婦”並非指向妻子,而是男病人的內在形象。
這個內在的形象沒有在生活中順風順水,得到良好的發展,他遇到了不少挫折,因而開始了墮落,這才是病人問題的根本所在。
不過,對於苟文生來說,榮格的想法依舊是被裝在套子裡的,和弗洛伊德相比,進步有限。
對於夢境,無論是弗洛伊德,還是榮格,他們都只是認識到了一點,夢境無比重要。
但無論是弗洛伊德所說的潛意識,還是榮格提出的無意識,都遠遠不能詮釋夢的真諦。
譬如,他曾接待過一位病人小c。
小c大學畢業不久,正是黃金年紀。
不過,他的面色看起來非常蒼白,說話聲音很低,有些中氣不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苟文生送一個病人出門,讓小c自己先坐,他回到座位之前,這個年輕人坐在辦公椅上,扭來扭去,一直都處在深深的焦慮之中。
苟文生開始和他交談之後,才弄明白,眼前的年輕人之所以如此,竟然是因為自己的夢。
他說,自己做夢的次數並不多,或者說是記住的的很少。
但是,每次做了夢,並且能清晰地講述出來時,他就會感到寢食不安。
因為,凡是這種可以記得很清楚的夢,都會和一個人的死亡相關,這讓他非常害怕。
很多人做夢都會夢到有人死亡,也許是自己,也許別人,這個似乎很常見,至少苟文生接觸的病人會經常提到。
可是,聽了幾分鐘之後,他才意識到,年輕人所說的相關,並不是指夢裡的關係,而是現實!
第一個能夠記住的夢是九歲時候做的,那天他在午睡,夢裡和很多小孩一起在一個長滿蘆葦的湖邊玩耍,事後想來,那些小孩自己竟然一個都不認識。
他和一個大一些的孩子一起下了水,漸漸地往深處走去,也許是想要摸河蚌,也許只是因為好玩。
走了不遠,前方的水上明顯出現了一個黑色的旋渦,有車輪那麼大,轉動的很快。
他害怕了,大聲喊著危險,就往回跑。
身邊的那個大孩子很仗義,站在那裡說,你先跑,我擋著。
結果,那個孩子就被旋渦吞噬了,他記得水淹到他的脖子時,對方還在笑。
結果一覺醒來,就聽到樓下有很多人在喊。
跑下去之後,從眾人的議論中他才知道,小區前的馬路上有人被撞死了,是個十三歲的男孩!
求月票!
感謝每一位給予《亡靈訊號》關注、收藏、投票的朋友!
你們的每一次認同都是我前進的動力!!!
喜歡亡靈訊號之午夜之歌請大家收藏:()亡靈訊號之午夜之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