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許州,河南開歸總兵高第的駐地,就在昨日,他得到了訊息,明軍分兵兩路,一路沿黃河北上,已經逼近歸德,另一路從南陽北上,攻開啟封府,兩路人馬雖不多,加起來也只有四萬人而已,但是對於高第來說,也是倍感壓力。
高第已經從逃到河南的吳勝兆口中已經得知,南方的多鐸大軍全部完了,而在攻打襄陽的阿濟格也是在五天前就已經退往陝西,他很清楚,接下來就是他肚子面對反攻的明軍了,在內心深處,他並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
“高將軍,眼下大軍已經可以說是兵臨城下,你我都是明朝臣子,當年在山海關,吳三桂投敵,我們都是不知情的,是迫於無奈才投降,眼下大明鼎立江南,這一次多鐸大敗,全軍覆滅,誰還敢說大明氣數已盡呢,你我何不投降,重歸大明,也省的將來被人罵做是奸臣。你我都深受崇禎先皇厚恩,委以要職,這個時候重歸大明,為時不晚吶!”
吳勝兆在得知明軍開始北上的時候,就已經動了這個心思了,一方面是對明朝的那一點依戀之心,畢竟自給生下來就是大明的人,都已經四十年了,總有一些留戀,另一方面則是這一次他大敗虧輸,在淮南是連戰連敗,他擔心用不了多久,到時候清廷方面拿他治罪的人就會來了,不趁早決斷的話,遺禍不淺。
當然他也聰明,自給孤家寡人的,只有不到幾百人而已,去了那邊也沒有什麼功勞,又有汙點在身上,也難以受到重用,但是身邊還有一個高第,他看得出來,高第也並不是死心塌地的要投降清朝,若是能夠勸降高第,兩個人一起去的話,那就不一樣,他們就是獻地而降,是有功之臣的,明廷自然會厚待他們的。
面對吳勝兆那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勸降之語,高第說不心動那是假的,但是先由大明降清,現在有叛清轉而回投大明,他心裡還是覺得有些擔心,臉面之上也覺得難堪。
“若是高將軍心有顧忌,不如先派人前往打探一下訊息,試探一下曹大將軍那邊是什麼情況,要知道當年在遼東,我們也都是舊相識,曹大將軍應該會顧念舊情的。”
“那好吧!先看看曹將軍那邊的口風吧!”高第經過一番心裡掙扎之後,也是旋即同意了吳勝兆的意思。
翌日,潁水明軍大營,曹變蛟的帥帳之中,吳勝兆的使者到了,是吳勝兆的親弟吳勝秦。
“你說吳勝兆和高第想要重歸大明?”曹變蛟也是顯得有些意外,這兩個人投清都多久了,身居高位,怎麼會投降呢,曹變蛟當下也是心有懷疑。
吳勝秦聞言,連忙答道:“啟稟大將軍,確實如此,大將軍也該知道,家兄當年與高第高將軍都是山海關守將,是隸屬於吳三桂帳下的,吳三桂降清的時候,高將軍和家兄都是事先並不知情的,事後得知,也是身為悔恨,但是事已至此,無可奈何,只想留著有用之身,再圖大事,今番大將軍率軍前來收復河南,實乃天將幸事,家兄與高第將軍皆願重歸大明,為國效力,矢志不渝!”
面對吳勝秦信誓旦旦之語,曹變蛟心裡也是一陣嗤笑,什麼有待有用之身,真要是如此,他吳勝兆早在自給攻打南京之後,就該將淮南拱手獻出,只不過是擔心連連戰敗被治罪罷了,但是能夠兵不血刃的那會黃河以南,曹變蛟也是十分願意的。
“好!若是吳勝兆和高第願意真心歸降,我明日就率軍前往許州城下,到時候讓他們出城前來與我相見,以示誠意,只要他們真心歸順,我曹變蛟可以保證,絕對會優待他們,不計較先前之罪的。”
“多謝大將軍,那在下這就回去覆命去了,恭候大將軍前往!”吳勝秦得到了曹變蛟的保證,當下也是滿心高興。
“等一等,我親自書信一封,你帶去給高吳二位將軍,讓他們清楚我的意思,這也是我的誠意。”曹變蛟喚住了吳勝秦,當即取來紙墨筆硯,書信一封,交給了吳勝秦。
“多謝大將軍,那在下告辭了!”
吳勝秦離開之後,曹變蛟轉而看向身邊的李巖,詢問他的看法,這一次他們原本沒有打算想要收復河南的,而是在增援襄陽,準備擊退阿濟格的時候,發現阿濟格已經兵退陝西了,在商洛佈置兵馬,防備明軍攻擊,曹變蛟自然不會傻到率軍兩萬就去攻打陝西,但是既然來了,那就不能不有所動作,白跑一趟,所以他令袁樞抽調一萬兵馬攻取汝州,作為鳳陽的側翼保障,同時他的目的是準備攻取魯山、襄城,作為南陽的拱衛之地,沒想到會取得這樣的結果,其實在拿下襄城之後,他已經準備明天就撤軍了,天上掉餡餅,不接著就不是他曹變蛟了。
“我看可信,不過不可不防,先將他們請出城來。讓劉文秀率軍前往接管許州城防,確認無疑之後,再進城不遲,也是為了以防萬一。”李巖的意思也很是清楚,對這樣的投降,可以相信,但是不能不提防,做到謹慎小心總是沒錯的。
“那好,就讓劉文秀率軍前往接收許州城防吧,我們也準備拔營起行,前往許州,準備接收黃河南岸之地,若是真能兵不血刃拿下南河之地,我大明就可以黃河、淮河為依託,水師為策應,守住南方之地了,發展經濟,整頓內政,待積攢一些實力之後,再行北伐,先取陝西關中,再將滿清趕出關內。”
翌日黃昏之前,曹變蛟的先鋒人馬,劉文秀所部就來了許州城下,高第和吳勝兆得到了曹變蛟的書面保證之後,也是願意投誠,隨即將城防交給了劉文秀,他們前往面見曹變蛟,這是一個態度,必須要有的態度。
“見過大將軍!”
“二位將軍,多年不見,免禮吧!你們能夠隱身敵營,忍辱負重,實乃我大明之忠良,眼下助我收復河南,於朝廷也是大功一件,曹某會向朝廷稟明實情,恢復你們的官爵,賞賜你們,從今以後,繼續為我大明效力!”曹變蛟雖然覺得不爽,但是表面文章還是做得相當不錯的,措詞上面也是經過斟酌的。
“多謝大將軍,高第身為明臣,委身於賊,此乃大罪,豈敢言賞,末將願往兩廣邊界戍守,了此殘生,以贖前罪!”高第當下也是拜倒在地。
這倒是出乎曹變蛟的意料,當即扶起高第,寬慰道:“高將軍不必自責,趨利避害,人之常情,能夠回頭是岸,就是明智,既然你有此心,待河南穩定之後,我同意你的意見,我將你調往贛州就是,兩廣太遠了,去贛州吧!”
“多謝大將軍!末將這就下令,開歸二府三萬兵馬全部器械,這些兵馬多是末將當年招募的鄉勇,只有三千滿清兵,阻擋不了大將軍收復河南的。”高第也是遵從了曹變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