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鋤頭是一方面,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人和人的關係,在部隊第一要素是講原則守紀律,但離開了部隊,我們講的就是人脈關係,人和人之間的情感,這種情感是從無到有建立的,比如我和你父親的感情,我們也不是生來就認識的,是透過一件又一件共同的事情,也可以說是透過一頓又一頓飯吃出來的。”
“難道說如果以前我們不認識,今天我走到你家來,說這位同志,可不可以討口飯吃,難道你就要拿起扁擔把我追走?你不可能做這樣的事,對不對?”
說到這裡,宋時遇停了下來,仔細看著黃昌文的反應,他的初步判斷就是黃昌文不想去公社上班,此時想驗證一下心中所想。
他上次過來,還以為黃昌文是在開玩笑,因為在他的印象中,黃昌文一直都想逃離農村生活,遠離田地,否則當年也不會厚著臉皮去大隊煮飯。
但黃昌文罵走了林旭,這讓宋時遇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黃昌文沒有說話,他等著宋時遇的訓導。
但臉上的表情還是透露了他真實的想法,因為他本來就沒想隱瞞什麼。
宋時遇道:“所以,你是拿定主意不去公社上班了?”
“是的,我想帶領鄉親們致富,把在部隊學到的知識用起來。”黃昌文老實地回答。
“呵呵。”梁俊傑道:“那你講講你在部隊學到了什麼?”
黃昌文道:“我在回來之前,在部隊的圖書館看了很多關於種地的書,我相信例用科學的方法,一定能改變貧瘠的土地,種出翻倍的產量,我可以保證不是以前那種畝產萬斤的假大空,而是真真實實的提高莊稼的產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宋時遇聽他說得認真,問道:“那你有具體的實施計劃嗎?”
黃昌文道:“當然有,首先我的計劃是種子要買好的,我發現我們種的種子,很多都是老百姓自己留的種,可以說是良莠不齊,種子差了就不能保證農作物的產量,然後就是採用深耕作業,再一個就是要必須使用化肥。”
“思路不錯。”宋時遇肯定道。
黃昌文繼續說道:“我發現我們的社員,很多還是有老觀念,不喜歡用肥料,又覺得農家肥不比化肥差,捨不得花錢買肥料,所以我決定從我做起,先帶著種一年,我相信等到明年收成提高了,大家一定會向我學習,我再告訴他們方法,就可以全體一起進步了。”
梁俊傑嘲笑道:“你種過幾年的地,你還要教別人種地,自己先整明白了來吧。”
宋時遇道:“其實我覺得昌文很有想法,現在國家推廣化肥,就說明化肥的效率更好,不是農家肥能比的。”
黃昌文道:“如果農家肥的效率能有化糞好,那國家也用不著大力推廣化肥了,而且透過我的觀察,我發現我們隊的農作物說實話長成並不好。”
梁俊傑道:“那你是因為農家肥不夠,除了水稻,其他莊稼施農家肥的並不多。”
黃昌文道:“是噻,所以引入化肥也可以彌補農家肥的不足。”
梁俊傑見他不斷反駁自己,不悅道:“總有一天,你吃了虧才知道鍋兒是鐵鑄的。”
宋時遇見他叔侄間有了爭吵,馬上勸道:“老梁,你聽我說兩句,周總理在接待美國乒乓球隊員科恩的時候,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為了尋求真理嘗試過各種各樣的途徑,年輕人都有自己追求生活的方式,我們應該支援,如果年輕的時候都不去拼一拼,那老了又能做出什麼功績?”
喜歡昌文請大家收藏:()昌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