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文不說話,是因為他早就看透了眼前這群人。
所謂無利不起早,但凡對他們沒有好處的事,他們都不會主動參與的,只要能躲就躲。
所以大集體時代,才會有那麼多人偷奸耍滑,才會使得農作物產量低。
做什麼事都出工不出力,又怎麼能做得好?
他很想說服他們,可汪財狗這樣能說會道的人,都被惹生氣了,他實在是找不到什麼合適的理由來勸說。
難道開口就是為了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為了明天更美好的生活而奮鬥?
那樣只會被這群人當作傻子。
此時黃昌文才算明白,梁小鵬所堅持的三觀相和,是何其難得!
三觀不同的人在一起交流,無疑於雞同鴨講,實在是太難溝通了。
汪財狗都還有一絲進取心,想力爭上游,可有一部分人,他們無慾無求,得過且過,過著朝生暮死的日子,並不知追求為何物,你又能用什麼去要求什麼?
他們太容易滿足了,或許是經歷了過去的磨難太多,覺得眼前的日子好過以前太多,所以太容易滿足了。
他們的滿足無疑是阻礙社會進步的最大阻力。
老去的事物就應該被淘汰。
或許國家應該立法,一個家庭裡,當家作主的人超過一定的年限時就應該主動讓權,讓年輕人作主,甚至是單位、政府都應該如此。
只有新生的力量才具有活力,那些老而不死的就是賊。
賊又是什麼意思?
黃昌文胡思亂想,一頭亂麻,突然被盧明江喚醒,問道:“怎麼了?”
“哈哈,你不會睡著了吧。”有人笑道。
汪財狗此時被陳文彬等人攪得一個頭兩個大,正是心煩意亂,知道黃昌文是同意修路的,這是救兵,馬上走到他身邊,說道:“你給大夥講講修路的好處,講講你的觀點。”
黃昌文已然想明白,不管汪財狗的目的是什麼,今天這件事他都必須和他站在同一戰線上,否則,自己以後想在村裡推行什麼策略,以村民們目前的思想質素,是很難執行的。
必須一步一步的改變他們固有的觀念,讓他們明白付出的價值所在。
人活著,不應該只是享受,更應該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格局。
黃昌文語重深長地道:“我不想講修路的意義,我想問問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的地方那麼富裕,我們這裡卻是這麼貧窮?”
“我們這裡位置偏了嘛!”
“窮山僻壤,我們這都不窮,哪裡能窮?”
“因為沒得路!”
“因為人懶……”
各種答案,有認真回答的,有開玩笑的,有鬧著玩的……
每個人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等他們安靜下來,黃昌文才開口道:“你們說的答案都是對的,證明你們都發現了問題的所在,可為什麼我們發現了問題,卻不去解決問題呢?”
“哪個說我們沒有解決?”陳文彬不爽大家都推崇黃昌文,抬槓道:“難道你黃昌文在開荒拓土,我們就沒有開荒?”
黃昌文道:“陳叔,你聽我講,我沒有否決大家的付出,正所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使力要使對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