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遇在聯合大隊幹了一輩子工作,老師、校長、大隊長,無論是什麼職位,只要國家有需求,他就站在哪個崗位上,如今公社改成鄉政府,部門進一步細分,需要大量的幹部,便升遷了部分大隊幹部。
宋時遇被調到水管站擔任副站長,臨行前,他要把聯合大隊改成村民委員會的工作有序推進,成立村黨委支部,把村支書選出來。
此事通知下去之後,經過調查統計,整個大隊共有二十六名黨員,大部分是當兵復員回來的,共有七人對競選村支書感興趣。
宋時遇將七人找來,交行了工作的重心,以及要屢行的義務,讓他們各自準備競選稿,在競選當天發言,進入民主選舉。
七人中有一人就是梁俊傑,在探得黃昌文不願意參選的口風之後,他就表明了決心。
如今他已五十有四,身體素質不復當年,要留在村裡繼續幹工作,村支書相對而言要輕鬆許多,而且他有多年的大隊工作經驗,正好用來指導、監督村委會新班子的工作。
在宋時遇開完會後,他就讓梁小婷和梁小康幫他出謀劃策,寫了競選搞,又四處活動拉選票。
憑著在大隊多年積累的關係,很快支援人數就過半,為保證萬無一失,又把街上一眾黨員喊到自己家中,請他們吃飯,並表態如果有願意進村委會工作的,優先考慮。
何民生因為兒子追求梁花不成,這幾年和梁家關係較差,原本想在這裡競選中給梁俊傑使絆子,此時見梁俊傑表態說可以幫忙進村委會,突然覺得自己翻身的機會來了。
自從追求梁花失敗,兒子何有林就奮發圖強,原想考兵去部隊,卻意外落榜,只得復讀,參加了高考,正是樹挪死,人挪活,一下就考上了農學院。
如果自己能進入村委會工作,那就是公家人,有機會接觸各路領導,以後兒子畢業,也好給他鋪路。
立即率先表態道:“梁二哥,我何民生第一個支援你,咱們街上生產隊,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支援梁二哥,就是和我何民生過不去,以後有他好看。”
梁俊傑是聰明人,知他此時變臉,日後必有需求,但他此時正要這樣的臂助,馬上端起酒杯,感謝道:“啥叫遠親不如近鄰,這就是遠親不如近鄰的活例子,老何,你能放下過去的成見,我很感動,我們老哥倆走一個。”
何民生放低杯子和梁俊傑碰過杯後,一飲而盡,又表態道:“其他生產隊的人我管不著,但我們生產隊,必須團結,所以我醜話說在前頭,競選當天,每個人都把票拿給我先過目一遍,不是說我信不過大家,我這是為梁二哥負責,也是為我們生產隊負責。”
“你都能做到,我們還不行?”有人見他得寸進尺,不悅道:“不說別的,就這些年,梁二哥在大隊,也沒少給大家幫忙,此時需要我們,當然是義無反顧。”
何民生給自己滿上一杯,等他說完,舉起杯道:“義無反顧,我們一起走一個,一起預祝梁二哥旗開得勝,當選村支書。”
拿下了街上生產隊的選票,梁俊傑又藉著檢視春耕的機會,開始各個生產隊出擊。
下聯合自不例外。
梁俊傑到了下聯合,別的地方不去,直接到了黃昌文家。
黃昌文一家人正在吃飯,見到么爸到來,立刻熱情招呼。
在座都不是外人,梁俊傑也不客氣,入席後開門見山,直接表明了來意,要黃昌文把黨員都叫來,他要拉票。
“正該如此,不打無準備之仗。”黃昌武給梁俊傑豎起大拇指。
梁俊傑道:“昌武,也是黨員吧。”
“是。”黃昌武道:“么爸你放心,你這一票我投定了,說來你不相信,我都不打算去參會的,但是么爸你參選,我必須支援。”
“還是昌武懂大義,明事理。”梁俊傑誇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