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花道:“二孃,你也別埋怨他了,都是我自願的。”
譚昌敏道:“哎呀,你這個姑娘哦,你得相信我說的,這麼冷的天,你到坡上來幹活,一會幹熱了,又要脫衣服,冷風一吹,容易受涼,年輕時仗著身體好,可以抗著,可上了年紀這些病就出來了,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梁花道:“沒事的,我不脫衣服,一年之計在於春,忙過這幾天就好了。”
譚昌敏勸不住梁花,又數落了幾句黃昌文,方才離開。
回到家和陳文寶說起這事,陳文寶表示自己會勸黃昌文,讓他少忙集體的事,把自己屋裡的事搞清楚,實在缺人手,自己過去幫幾天忙。
這話卻被路過的陳文彬聽到了,私下與人閒聊時,信誓旦旦的表態說,不怕梁花現在這麼生猛,就這麼下去,活不過五十歲就得害病死。
他以前被梁花罵過幾次,一直記在心中,自然見不得她好。
農村人就是喜歡東家長、西家短的在背後說人閒話,這話很快又傳回了梁花的耳中。
梁花自然不會當面找其對質,而是找著機會指桑罵槐地諷刺了陳文彬一通。
氣得陳文彬的婆娘在家指著陳文彬的鼻子罵,讓他少像長舌婦一樣說三道四的管別人的閒事,有那閒心多耕耕自家的地。
黃昌文起早摸黑做著地裡的事,梁花也不閒著,各種雜事加在一起,付出的精力比黃昌文有過之而無不及。
每日早早起來先餵雞鴨,然後又煮豬食,又做早飯,又照顧小孩子,等到黃昌文回來吃了早飯,夫妻一起出門去坡上勞作,等到中午飯時,先回來煮飯,又把豬給餵了,下午再上坡,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時豬已在圈裡哼哼叫個不停,雞鴨都聚在屋簷下,等著回籠。
黃昌文去餵豬,梁花又生火,準備煮麵宵夜,吃過宵夜梁花招呼孩子休息,黃昌文準備第二天的把豬草宰好,便於第二天備用。
一切做完,夫妻倆才洗漱睡覺,已然是夜裡十點以後,睡上七小時左右,第二天一早便起來,又重複昨天的安排。
在梁花堅韌的付出中,兩個孩子慢慢長大。
而黃昌文的夢想卻是進展緩慢,憑著雙手耕種確實太慢了,他決定喂一頭牛,也給慢慢長大的大兒子找點事做。
有了牛幫著耕田犁地,他就會節約很多時間,可以用來學力科學知識。
對於他的這個建議,梁花是贊同的。
可令梁花沒有想到的是,黃昌文買回來的卻是一頭黃牛。
梁花生氣地罵道:“你是買回來耕地的,哪家是用黃牛來耕地?”
黃昌文道:“黃牛怎麼不可以耕地,賣家都給我展示的,而且我覺得水牛脾氣大,小軍放著我不放心,你看這黃牛多溫柔?”
梁花道:“屁大點事你都辦不成,你看看隊裡面,哪家耕田不是用水牛?要是黃牛有用,他們不曉得買?”
黃昌文道:“那是他們沒有遇到,這黃牛比水牛便宜不少,我覺得挺好。”
無論梁花怎麼罵,這事都成了定局。
事實證明黃牛也確實不適合耕地,效率比水牛差了許多,但有總好過沒有,而黃家也成了下聯合唯一一家喂耍牛的人家。
耍牛就是指養來不耕地,沒啥用的牛。
黃昌文卻辯解道,這就算給黃小昆找個耍伴,總不能別家兒娃子都在坡上放牛,要讓自家孩子去學姑娘打豬草?
後來,黃牛不斷下仔,倒讓黃昌文找到了一條新的養殖之路,也算歪打正著。
喜歡昌文請大家收藏:()昌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