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九章 盡人事,聽天命

黃昌文看著兒子駕輕就熟,十分高興,人活一輩子,必須有一兩件看家的本領,只有如此不管到了什麼地方,都能生存,見兒子主動求學,柔聲道:“第一次炒就炒兩個簡單的吧,炒個土豆絲,再炒一個西紅柿雞蛋,我先教你如何切菜。”

黃小昆得了指令,立刻去挑選土豆。

黃昌文道:“你把洋芋洗好,然後把雞蛋調好,我去給你摘點西紅柿回來。”

黃小昆很快就洗乾淨洋芋。

梁花過來指導道:“洋芋洗好了把皮去了,看我怎麼做的。”

黃小昆盯著母親的動作,只見她刀不動,洋芋在手上飛舞,很快就把皮剝下,一圈一圈連成長線。

梁花道:“做什麼都是由慢到快,熟能生巧,你剛學只要把皮去掉就行,不要削得太多。”

洋芋除了供人食用,也用來做豬食,所以削掉的皮,即使削多了也沒關係。

但做一件事不能因為有餘地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黃小昆拿起另一把刀跟著操作,母子倆很快就把洋芋剝好,梁花又教他如何把土豆切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黃昌文卻回來了,見到黃小昆有摸有樣的做著,點了點頭,親手去洗西紅柿。

待黃小昆切完,黃昌文一看,雖然做事認真,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粗的粗,細的細,搖頭道:“怎麼教的,這粗的炒熟細的都糊了,切菜講究的是均勻,大小要像火柴棍一樣,你看你這切的。”

黃小昆低頭不語。

梁花安慰道:“孩子第一次做,能做出來就不錯了。”

黃昌文道:“我是老師還是你是老師,即然是我教,就必須按我的來。”

梁花聽他這麼一說,不由又揭短道:“切,現在學會了了不起了,當初你在公社煮飯的時候,哪個不說難吃,不然也不會把你送去當兵,當了幾年炊事兵,現在回來還吹起了!”

黃昌文道:“我教孩子做事,你不要多話,看我怎麼切的西紅柿。”

說是教,黃昌文卻親自動手,把餘下的菜都切了,邊道:“仔細看,記清楚了,明天你就自己整,今天就當我作示範。”

柴火大鍋炒菜,猛火激攻,下油、佐料、過火、裝盤,黃昌文一氣喝成,十分鐘不到,兩個菜就出鍋,又將早上的剩菜熱好,一家人便開飯。

黃昌文道:“學東西重點是領悟,老師在講,你在聽,如果這個過程你都理解不了,那你過後再練萬十遍都不取用,所以有的學生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老師講,課後不復習,都能考出好成績,而有的人上課走神,下課你看他隨時都報著書本的,卻沒有半點用,就是這個原因,你要讀書我是支援的,但你自己有幾斤幾兩,我希望你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梁花道:“吃飯就吃飯,說這些做什麼?”

“平時我忙事情,管得少,現在有空,就多講兩句。”黃昌文道:“不管你們想讀書還是想做其他任何事,我都是支援的,但一個人必須認清自己,孔子還說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做了事都反思一下,看自己走的這條路是不是對的,一但走錯了,走遠了,想回頭就難了,所以多學點東西,對自己有好處,因為條條大路都有岔路,走錯了,你還可以選擇拐彎換一條。”

“但一個人如果除了讀死書,別的事情都不會,那這一輩子就廢了,因為年輕的時候學什麼都快,上了年紀記性差理解能力差,想再學東西就晚了。”

“條條大路通北京,但走反了,即使地球是原的,你最終繞到了北京,你都老了,甚至是死了,你學得還來得及不?”

“年輕的時候多培養一點興趣愛好,是沒有錯的,想耍,以後有的是時間,我在部隊除了做飯養豬,我還打籃球、搞訓練,去圖書館看書學技術,把退伍之後的規劃都做了五種,比如轉業,比如回家種地,比如搞養殖。”

“一句話,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不能只想著讀書是唯一的出路,當然凡事有主次,做事的時候抓清楚重點是什麼……”

梁花聽他喋喋不休,說個不停,不悅道:“行了吧,就你最厲害,除了你地球都不轉了,孩子這麼小,成長總要一個過程,他以後自然會明白,用不著你操心,這麼一大碗飯都塞不住你的嘴,要不要再給你添點?”

黃昌文見自己說的也差不多了,妻子又不高興,就此打住,至於兩個兒子能聽懂多少,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正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一切都強求不得。

人世間的一切都只是盡人事,聽天命!

喜歡昌文請大家收藏:()昌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