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個更大,更轟動的事端,將他的這一茬給蓋過去!只要眾人的注意力被轉移,自然沒人還記得他這樁。
是好主意,可實施起來卻不易。
最近就連往日猖狂的大皇子也很收斂,他們去哪兒找把柄。
若說是造把柄,那麼……皇帝?他們不敢算計。大皇子?他往日橫行慣了,這種事對他構不成威脅,壓根撬不動。
朱常安與倪老對視一眼,都想到了同一個人。
朱常哲是最好選擇。
若能那般,連消帶打,既能解了眼前危局,還極有可能將頭頂大石挪開。當然最重要的,是還能報了那被竊取果實的仇,不管是夢裡,還是此刻!
不過五皇子做事一直穩妥低調,想要給他扣帽子並不容易。當時天已大亮,朱常安手頭還有事務,倪老便打算找了另幾位幕僚前去商量一番……
而當今早朱常安處理掉手中事務來給太后請安時,卻發現了在路上磨蹭著往太后這兒走的朱常哲。他下意識便感覺不對,今早朱常哲只去議事堂閃了一下便沒了人影,如此鬼祟是在等人嗎?
朱常安長了個心眼,便躲去了一邊樹後。可他沒想到,朱常哲等的人是程紫玉。那一刻他的心火燒得滾燙。
他的兩個仇敵竟然在有說有笑,一路同行。
他忍不住懷疑,他們是一早約好見面的?他們怎麼聯絡上的?他們在說什麼?他們有什麼圖謀?是不是在針對自己?是不是在搞陰謀?
若是任由發展,他們會不會聯手弄死自己?
隨後見那兩人一前一後進入太后院中,這分明是在避諱!難道這兩人真有點什麼?
於是他現身攔住了程紫玉,可她的冷淡挖苦的反擊卻似火上澆油,令他更加憤怒起來。
而他剛到太后那裡,便聞朱常哲正在睜眼說瞎話,說他一路急著過來看太后,連早膳都沒用。太后贊他孝順,讓嬤嬤再去端碗燕窩粥來……
他差點想要一口呸出去。
這廝急著過來?分明先是一步三等,而後緩步勾搭,到了最後拐彎處才快步而來!
就這還孝順?
他火冒三丈,剛要開口揭穿,卻又靈光一現。
他們喜歡合謀,喜歡溜鬚拍馬,喜歡睜眼瞎話,那為何自己不索性送他們一程?
正如瞌睡送上了枕頭,這是他們自己送上來的,他沒理由會拒絕。是不是?
朱常安不是沒動腦,也不是衝動,他細細尋思了一遍。
這盆髒水潑出去,雖不至於要了這兩人命,雖不一定能將自己那件事壓下去,可至少能轉移大部分注意力吧?
醜聞裡的自己至少醜行的物件是自己的女人,可五皇子扯上的,卻是皇商,是太后的賓客,是口口聲聲說不嫁皇子,暗地裡卻齷齪下賤的商婦!
這情節就不一樣了,太后會震怒,皇帝也會!
其實朱常安也明白憑他的信口開河並不會落定那兩人有什麼實際關係,但他只要能在皇帝和太后心裡埋上一根刺,那麼他的目的就達到了。他這一晚上受夠了被栽贓,被傳謠言的苦,那麼就讓這對人也嚐嚐,就讓他們來解救自己吧!
只要他晚些時候將謠言編得確實,太后會對程紫玉失望,那麼這賤人這輩子便休想再攀附皇室了。她品行不端,縱然她有一張能說的天花亂墜的嘴,也沒法擋住皇帝的厭惡。
朱常安雖對太后沒那麼瞭解,可對皇帝他卻是知曉的。他父皇的疑心病很重,只要他懷疑上的人,那麼十有八九他都不會再用了。
皇商?軍商?她做夢呢!
這對賤人聲名毀了,前途毀了,自己的仇也就報了一半。將來再要剷除這兩人,也就輕而易舉。
而南巡才剛剛開始,醜聞便一樁接了一樁,皇帝自然不會丟這個醜!他反而會想辦法把醜事壓下去。到時候,自己身上的醜聞便可解了。
至於朱常哲……他的情節可比自己嚴重多了。
事實朱常安還準備了個後招。
今早朱常哲早早便離開了議事堂,因而不少事務都落到了朱常安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