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章 流螢

偌大的寧壽宮正殿,氣氛卻漸漸開始詭譎起來。

我伏在地上,把頭低低埋著不敢抬起頭來去看殿上是太皇太后,更加不敢去看殿下的平陽公主,可心中卻不禁疑惑了起來。

王太后是當今聖上的生母,可為何在民間還會有一個遺失的女兒?莫非,王太后在入宮前便已有了婚配?

我明顯能聽出太皇太后話語的中的嘲諷,入宮侍駕的女子,若是在入宮前就已然婚配的,入宮後也多半會大受排擠,首先這閒言碎語,自是不會少的,更別說已與別人生育了兒女。

而此人,卻又恰恰是當今聖上的生母,王太后。

太皇太后不喜歡王太后,怕也是看不上她如此的出身,更不會相信如此一個為了一己榮華便拋夫棄子的人所生下的孩子,會是君王之材。她是打心眼裡芥蒂此事,或許也是她始終不能與他們親近的原因了。

此事她舊事重提,怕也是想要為了竇太主與陳皇后好好敲打一下公主與王太后。尤其是處心安排子夫姐入宮的公主殿下,她所做一切,都全然代表的了王太后的意思。

太皇太后深謀遠慮,雖平日裡偶有抱怨,但對陳皇后依舊甚是關愛,斷然是不允許王太后背地裡暗示公主如此地過河拆橋。

她並非不願意陛下子嗣延綿,只是她這樣聰明的人,眼裡從來揉不下沙子。如此處心積慮的可以安排,又怎能叫她不去提防呢?

大殿之上,一陣良久的沉默,安靜彷彿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得分明。

平陽公主聰慧敏銳,自然不是沒有聽出太皇太后的意思。可是公主畢竟是公主,從她平靜的臉上,依舊看不出任何的波瀾,眉宇間依然是一派祥和的順從。

她微微頷首,卻也不露聲色,依舊沉著出聲答道:“失散在民間的金俗姐姐,一直是母后的一塊心頭病。母后入宮以後,日夜思念,平陽身為人女,卻不能替母分憂,心中一直慚愧。好在如今尋得了,母后她自然是高興的。”

連我都聽出了太皇太后的諷刺之意,公主冰雪聰明,定是比我聽得更加分明。可是她字字句句皆是恭順,絲毫沒有要違背太皇太后的意思。她此刻心中也定是五味雜陳,可是她畢竟是大方得體的平陽公主。

察言觀色,遣詞周全,這是她從小就在這深宮之中耳濡目染的本事。哪怕是面對太皇太后如此刻意地對她母后出身低賤的諷刺,她也只能表現出一副恭敬祥和的樣子。

如此便是身為帝姬的涵養,如此才可不為天下人恥笑。

公主確實與我不一樣。

在是與非,輕與重面前,她從來都是一個懂得取捨的人。她大方端和,聰慧敏捷,但同時又不像我如此剛硬執拗。她似乎天生就懂得如何用柔軟的方式,去止息一切的干戈。

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這樣的本事,是我怎麼都學不來的。

我侍候太皇太后這些日子,是知道太皇太后對王太后不甚喜歡。平日裡王太后來請安,太皇太后也並不是每一次都傳見一敘,尤其是最近這些時日,都只是讓人傳話,便就打發走了。但王太后卻一直恭謹,並沒有因為被怠慢而忘了禮數,日日早茶前,都必然會到寧壽宮外請安。

如此一日容易,如此長久不易。

我想公主如此待人接物的心性,是隨了她的母后。

可想而知,公主年少時,王太后那時的位份並不會高到哪裡去。在這深宮之中,若想長久立足,首先要學會的,便是如何保全自己。

原本我一直是以為太皇太后是因為生陛下在前朝的氣,才順帶遷怒了他的母親。可今日這殿上言行,才使我感到了這背後的暗湧。

太皇太后如此眼明心亮,王太后似乎也是心機深沉。

她自知自己在宮外與別人締結過一段婚姻,甚至還曾生兒育女。最後心有不甘,拋家棄子,才入得這巍巍宮苑。

如此的過往,對皇家的女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恥辱的過去。

先帝生前,她只是一個小小美人。如今母憑子貴,陛下登基後,尊自己的親生母親王太后為太后,母儀天下。

如今這樣的過去,再次被揭開來,更加是會成為這天下悠悠之口所詬病的物件了。

王太后如此恭敬順從,步步為營,也是怕自己如此的過去,哪一日,又被有心之人拿出大做文章。

至少在德行上,她必須做到無可挑剔。這也是她風雨無阻,日日來太皇太后宮中請安的緣由。

如此一日,是心血來潮。

如此日日,便是處心積慮。

太皇太后如此聰慧的人,又豈能容忍他人在自己面前如此潛心籌謀呢。

我正暗自思索著其中因果,殿上的太皇太后卻忽然冷笑一聲,漫不經心地說:“呵呵,哀家的眼睛每況愈下……怕是看不到你母親那張幾欲惱羞成怒,卻要強顏歡笑的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