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章 車騎

幾人又就衛青方才所言深入地了下去。

“如果此戰目的不在於正面迎敵,那麼目的變為襲擾匈奴的後方空虛之處,可如何得知匈奴哪出空虛。”李廣捋著鬍鬚,目光灼灼地盯著眼前的真行輿圖:“可我們怎麼知道,究竟從那裡出擊才能找到敵兵空虛之處。”

“這種事情也只有到了當地才知道。”公孫賀接道:“出了塞,摸著石頭過河。”

“所以更要分兵行事,這樣達成目的的可能性才更高。衛青說的沒錯,此事確實依賴於將軍的行軍經驗和軍事眼光。”劉徹眉宇輕攢,唇邊卻帶著莫測的笑意:“有意思,當真時有意思。”

韓安國在一旁輕嘆道:“這樣的戰術思路,我軍似乎從未用過。且我軍出塞作戰也是頭一次,只怕將軍們一時半刻,會不適應……”

“如此,朕正好也想試用試用年輕將領。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朕也需要一些年輕的血液灌入軍中。”劉徹抬手在輿圖之上看似隨意地輕點幾筆:“朕大約已有了想法。”

眾人應聲圍聚過來,韓安國趕忙要起身,中常侍春陀連忙上前來扶了一把,兩人緩緩地也向著劉徹靠攏過來,抬頭望著陣型輿圖劉徹所點出的雲中至上古一代。

“四股分兵,自西向東,出雲中,雁門,代郡,上谷。各分兵一萬,出塞後自行尋找戰機。”

“是否會過於分散……”春陀扶著的韓安國叩首言道。

劉徹轉頭望著身邊的韓安國:“若真是碰上的匈奴人的大軍,一萬兩萬,並無差異。到時候說不定全軍覆,沒也未可知。還不如這樣,多分一股兵來,還多一分的變化,也多一分的希望。”

“陛下說的倒是沒錯。”公孫賀認同地點了點頭。

韓安國低頭思忖了片刻,也覺得此理也勉強說得通:“那陛下可想好帶兵的將領了嗎?”

“本想要韓大人替朕走一遭的,可看你這腿,似乎還是不行的。”劉徹轉眼低頭望著韓安國的病腿,深深嘆了一口氣:“程不識將軍朕不打算再用了,騎兵軍團出戰,他不適合。李息如今守在定襄,調動他也不合適,如此看來,朕朝中無將啊。”

韓安國聞聲面露愧色,連忙叩手要跪拜:“老臣慚愧,不能替陛下分憂。”

劉徹示意一旁的中常侍春陀趕忙將韓安國扶住,輕輕拍了拍韓安國的肩膀安撫道:“大人腿腳不便,就別做這些虛禮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實難預料,也怨不得大人。”

“老臣著實羞愧啊。”韓安國頷首怨嘆道。

劉徹抬眼,望向一旁的公孫賀與李廣:“此仗怕是還要仰仗二位將軍。”

公孫賀與李廣聞聲趕忙下跪,向劉徹叩手道:“臣願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起來。”劉徹趕忙將二位將領扶起,抬手指了指輿圖上的雁門與雲中兩郡:“朕想讓飛將軍任驍騎將軍出雁門,公孫賀任輕車將軍出雲中。”

“臣領命。”二人皆拜手言道。

劉徹抬眼望向二人身後的公孫敖與衛青,唇邊揚起莫測的笑意:“你們兩個,可願為朕遠征匈奴,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

衛青與公孫敖有些意外,但也不敢遲疑,齊拜手道:“臣願意跟隨二位將軍麾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麾下就不必了,朕不缺麾下的副將。”劉徹冷哼一聲:“公孫敖聽命,朕封你為騎將軍,帶一萬騎出代郡。”

公孫敖有些難以置信,卻也有些欣喜。

如此好的機會若不是此時朝中無將,劉徹又想啟用新人,又怎會輪到自己的頭上。

“臣領旨。”公孫敖連忙叩手,聲音也因一時激動,而略微顫抖。

劉徹抬眼望向一旁的衛青,眼前的少年似乎也猜到了他接下來要說的話,兩人視線焦灼了片刻,劉徹忽然開口道:“衛青任車騎將軍,領兵一萬,出上谷。”

韓安國連忙勸阻道:“陛下,上谷剛遭劫掠,只怕現下匈奴人正盤踞於上谷一代。衛大人沒有領兵經驗,臣只怕……”

劉徹抬手,止住了韓安國的話,目光卻一直沒有移開衛青身上。

“雖然捨不得,但也該出去歷練歷練了。”他凝視著衛青略顯錯愕的眼眸,輕嘆一聲:“也要你去見識見識被匈奴屠城過的邊郡,究竟是一番怎樣的光景。”

衛青凝眸,沉默少許,躬身拜手道:“臣領命。”

幾人出了宣室殿時,飄散了近半月的凌霙漸漸消散了,萬里蒼穹,霞光紛飛。

“這場雪終究時要停了。”公孫賀望著遠空中零星散落的雪屑,悠然嘆道:“如今還在年節裡,只怕這個年,是過不好了。”

“輕車將軍還想著過年呢。”李廣輕笑一聲,轉眼掃了一眼身後的公孫敖與衛青:“這帶兵打仗雖說有立功的可能,可終歸是一件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事情。尤其是那些初出牛犢不怕虎的將軍,是個機會就敢獨自攬下,還以為憑著紙上談兵的本事當真可以一戰成名,封官拜侯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公孫敖聞聲立刻面露不悅,正要上前與李廣理論執,卻被一旁默不作聲,頷首低眉的衛青攔了下來。

公孫賀面色深沉,攢眉道:“怎麼說如今也都是領兵的將軍,飛將軍也不要把話說的太過難聽了,大過年的,觸了誰的黴頭都不好。”

“本將領兵三十餘載,穿這戎裝的時候可比穿布袍的時候要多。此乃肺腑之言,三位自行斟酌吧。”李廣垂眼望了一眼面前三人的緇衣長袍,輕笑一聲,拂袖作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