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章 東宮太子與羅憲

今日皇宮。

皇帝劉禪比較關心一件事,魏吳局勢。

劉禪坐於寶座前,道:“這個魏吳二國,真是有點意思。魏國亂了,吳國亂,吳亂之後魏又亂,以此迴圈,沒有片刻停止,這二國的內部問題真是讓吾有點看不懂呢。”

陳祗道:“陛下,魏國曆經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三代經營,淮南便有三次反叛,如今曹氏已名存實亡。吳國孫權之後,經諸葛恪、孫峻、孫綝三代權臣,宗親臣子殺戮頻繁。現孫綝把持朝政,大臣多有不服,傳到我國的密信就沒斷過,我看吳國下一次宮廷干戈不會太遠了。”

黃皓道:“而我漢國幾十年安寧穩定,全賴陛下文治武功、廣施仁德。這也說明我漢國乃天選之國,聖上乃天選之主。”

劉禪稍微咳嗽,黃皓即低頭退後,劉禪道:“吾繼位以來,一直在找機會收拾二國。少時吾把國事交予葛氏,後為蔣氏,如今吾親自部署,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許多年了。剛才尚書令說了,吳國傳到我國很多密信,那就明說吧,其實很多是吳驃騎將軍施績傳來的,他擔心吳國內部不安,想加強兩國邊境防禦政策,必要時支援吳國。”

劉禪於是命人將施績的密信拿給眾臣看。

陳祗道:“陛下,自丞相與吳修好後,二國結盟已有三十餘年。然而失去荊州,終究是我國之損失。眼下局勢,若淮南沒有建樹,吳大將軍孫綝遲早會出事,到時吳國一亂,我國向東增兵,看看能否撈點好處。”

劉禪點了點頭,道:“言之有理。”他看著另一邊,道:“人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後有張張翼)、廖廖化)。’張、廖二位愛卿看過此信後,以為如何?”

張翼,字伯恭,益州犍為郡武陽人。後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劉備平定益州,以張翼為書佐。歷任梓潼、廣漢、蜀郡三郡太守。諸葛亮北伐時期,張翼官至前部都督,領扶風郡太守,封關內侯,入尚書,隨姜維北伐,今官職鎮南大將軍。張翼這人聲望很好,執法嚴厲。之前和姜維爭執,他認為國小民疲,不應濫用武力,是朝廷之上極少敢當朝和姜維爭辯北伐問題的人。

廖化,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人。曾為前將軍關羽帳下主簿。關羽敗亡後,歸屬孫吳,思念漢主,用詐死之計,趁機帶著母親晝夜西行歸漢,被劉備授為宜都太守。後升任丞相參軍,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與張翼隨姜維北伐,對抗郭淮,幫助姜維迎回胡王治無戴等部落。廖化這人以果敢剛直著稱,是當今季漢最老的將軍之一。官位略低於張翼。

張翼道:“陛下,如今淮南戰局對吳不利,吳內部自然不穩,吳驃騎將軍想讓我國增兵東部,臣認為,就是為了對付吳權臣孫綝。”

廖化道:“陛下,這個孫吳,當年殺害關將軍,奪我荊州。雖然幾十年了,臣還記得清楚。吳自然是越亂越好,我國才有可乘之機。”

張翼、廖化二位老將這番言論,使劉禪頻頻點頭,又詢問董厥。

董厥,字龔襲,荊州義陽郡平氏人。諸葛亮開府治事時,以董厥為丞相府令史,後遷主簿。諸葛亮曾贊董厥道:‘董令史是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和他交流,都能感受到他思考周密、決斷恰當。’。諸葛亮病逝後,董厥逐年提拔,如今官至尚書僕射,封南鄉侯。

董厥道:“陛下,吳國只要持續對抗魏國,那就是我國的盟友,吳國需要幫助,那肯定是要幫的。但目前不需要大動干戈,只需命一名將軍率眾增強巴東,後見機行事。”

劉禪覺得董厥之意也不錯,道:“董愛卿,那卿認為我國派誰去增強巴東合適?”

董厥想了想,道:“庲降都督閻宇,為人勤勉,處事精細,陛下可以命他率五千軍士鎮戍巴東。他走後,南中諸事可交於護軍霍弋。”

劉禪感到滿意,道:“永安都督宗預年事已高,吾發詔令調他回成都,讓閻宇代職。卿等還有異議否?”

見眾人無異議,劉禪即下詔,另又派使者出使吳國,打探訊息。

說完魏吳局勢,劉禪忽然想起一人,道:“中散大夫譙周。”見長久無人答應,劉禪看著陳祗,陳祗只好道:“陛下,譙大夫稱病未來上朝。”

劉禪感到不爽,卻道:“譙大夫年紀確實大了,現在又生病,說得吾都想去看望他。”

這時羅憲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陛下還是別去看望為好。”

黃皓不高興,指責道:“羅憲,君看望臣有何不可,你怎能反對。”

羅憲內忿、不語。

劉禪見況讓黃皓退下,道:“令則啊,說說理由。”

羅憲緩和內心,道:“譙大夫的病,其實陛下、尚書令都知道。他這病等姜伯約將軍回朝後自然就好。現在去看他,臣認為只會加重他的病。”

陳祗道:“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麼好說的。陛下,那就讓譙大夫在家養病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禪無奈,只得道:“卿等都是漢國重臣,雖有政見不同,也別太意氣用事,罷了。”

退朝。

第二日,東宮。

太子劉璿和羅憲正在花園漫步。

提到劉璿,需要說一下劉禪的兒女們。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