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璿道:“哎,早習慣了。”
羅憲道:“殿下可聽說過十常侍。”
劉璿點了點頭,表情立刻嚴峻起來,道:“十常侍是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十二大宦官。諸葛丞相說過,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這個小人,指的就是張讓、趙忠這些人。後來朝廷腐敗,黃巾禍亂,何進被殺,董卓霸京,漢室因此走向衰敗。”
羅憲於是跪下,道:“黃皓阿諛,干涉朝政,若不制止,如我朝之張讓、趙忠。還請殿下以社稷為重,勸諫聖上,遠離黃皓,斥責閹黨。”
劉璿聽後感到為難,還是將其扶起,道:“令則啊,汝挺像當年董允,只是這事可不好辦。”
羅憲疑惑,道:“殿下為何認為不好辦?”
劉璿道:“汝這麼去想,汝和吾相識二十多年,即是主僕,也是好友。那黃皓與父皇則相識三十多年,君臣之外,亦為好友。明白了嗎,這是很難改變的現實問題,汝怎能強求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時一暗處,早有耳目將其對話記住,跑去向黃皓彙報。
此時黃皓正在服侍皇帝劉禪,聽到這個訊息,稍有些慌,劉禪見他異樣,問其原因。黃皓只好跪下,請求告老還鄉。劉禪追問原因,黃皓表示聽說太子正安排人要殺害自己。劉禪聽後大怒,連忙叫人去請太子。傳令官剛走,卻被劉禪叫住,說是自己要親往東宮。
這時,劉璿正和羅憲下棋。
聽到父皇來到的訊息,劉璿趕緊迎接。羅憲欲退不成,只能追隨劉璿。
此時,皇帝劉禪不僅自己來了,還將劉璿的母親王貴人也一同叫來。
提到王貴人,需要說一下劉禪的后妃。
張氏,是車騎將軍張飛的長女。季漢章武元年公元211年),劉禪娶她為太子妃。季漢建興元年公元223年)被立為皇后。季漢建興十五年公元237年)去世。被稱為敬哀皇后。
張氏,是車騎將軍張飛的小女。季漢建興十五年公元237年),入宮封為貴人。季漢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被立為皇后。
王氏,以前是侍奉敬哀皇后的侍女。被劉禪納入後宮,封為貴人。季漢建興二年公元224年),生下劉璿,即為劉禪長子,其子於季漢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被冊封為太子。
李氏,被劉禪封為昭儀。
母以子貴,劉璿被封為太子後,王貴人便得到了劉禪更多的喜愛。李昭儀,因被劉禪逐漸冷漠,生活鬱悶。至於兩位張皇后,政治聯姻原因更多,而其中一位已經去世。
至於其他后妃,其實沒有什麼存在感。
此時,劉璿見母親、父皇都來了,趕緊跪拜,羅憲也行臣子禮。
劉禪請兩人起身。見是羅憲,劉禪笑了笑,道:“吾說是誰呢,令則啊,今日陪太子呢。”
羅憲道:“陛下,臣今日與殿下賞魚下棋,交談東吳局勢。”
劉禪道:“這很好,卿是太子身邊最好的侍從。吾現在要與太子交談,卿先退下吧。”
於是羅憲向劉禪、王貴人、劉璿禮拜後,即離開了。
劉禪又讓身邊幾個宦官退下,此時這裡就只剩下他、王貴人和劉璿。
劉禪坐下後,道:“太子啊,以前汝騎馬打獵,吾認為汝是去打熊虎猛獸,是勇敢的男兒。如今汝不打獵了,待在宮中無事,是不是開始研究怎麼對付人了。”
王貴人震驚,道:“兒啊,可有此事,還不快向你父皇交代。”
劉璿驚恐,連忙跪下道:“父皇,母親,絕無此事,臣兒什麼都沒做呢。”
劉禪道:“是嗎?吾怎麼聽說汝私下對吾的內侍有所不滿,所以召集親信研究對策。”
劉璿解釋道:“臣兒只是喜歡議論,一時糊塗,以後再也不敢了。”
正當劉禪教育劉璿時,羅憲走出宮門,剛出來即遇見了黃皓。
黃皓攔下道:“羅將軍。”
一看是黃皓,羅憲便停下腳步,轉過身來道:“黃門令。”